“3岁儿童将提前掌握小学阶段知识”……针对目前幼儿教育夸大宣传、过于强调智力因素等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学前处负责人在昨天召开的北京早教发展国际论坛上透露,首个3到6岁儿童发展状况指南今年开始制定。家长们面对各种花哨的宣传,将拥有一双鉴别真伪的“慧眼”。 同时,专家也坦率批评目前幼儿教材为“傻瓜教材”。
昨天国内外早教领域的权威专家以及300多名幼儿园园长在论坛上探讨儿童健康发展的环境等问题。据介绍,目前社会一些个人或机构出于商业目的,故意夸大早教理论或手段的功用,特别是以提前快速开发智能的噱头诱导家长。
“3岁看老”一直是不少人熟悉的“民间规律”,但在早期教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看来,这种说法明显夸大早教功能。她表示,孩子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幼儿时期对孩子的学习逼得过紧,会让他们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学外语、学乐器不是不对,而是不能忽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教育部和联合国儿基会,以及部分东南亚国家正联手制定“3至6岁儿童发展状况指南”。对照指南中科学的指标,家长和幼儿园将清楚地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发展特点,减少一些夸大宣传早教功能、片面追逐智力培养的弊病。这项指标有望明年或后年出炉。
论坛上一项关于国内幼儿教材的调查显示,目前针对幼儿的原创教材很少,统一用书太多。李季湄教授表示,国内幼儿园使用的教材通常都是“一个模式,一个声音,这就像在每一个碗里下同一根面条。”记者了解到,不少幼儿学前教育专家笑称现在的幼儿教材是“傻瓜教材”,幼儿老师随手拿来就可以用。
有专家在各地幼儿园调研时发现,很多地方的教研活动都只是借班上课,上课时就像老师在表演,不重视了解孩子。“如何逐步摆脱固定教材这个拐杖,是现在幼儿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李教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