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徐雪梅)自有一套特色才能引起别人关注,而昆曲《1699·桃花扇》为吸引非戏迷走进剧场,特制了6种版本进行推广。前晚和昨晚,北京国际音乐节引进的该剧豪华版走进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演出上下两折共4个小时。 许多观众连续看了两晚,非但坐住了,而且深深喜欢上了一唱三叹的昆曲。
戏中有戏,景中有景,可以移动的小舞台既取了江南水榭的意境,又是古代戏楼的变形。舞台背景是《清明上河图》里的《南朝繁会图》,画中就有秦淮河两岸的景致。北京大学法学院04级法学硕士生许世颖看了两晚,特别喜欢这个诗意的舞台。“接触昆曲的机会少,物以稀为贵嘛,就很想看看。如果不看词,‘咿咿呀呀’听不懂,但非常好听和好看。”北京大学百年讲堂管理部主任刘寿安说:“两晚售票率都在八成,相当于每晚卖出1600多张票。这一方面要感谢这部剧质量上乘;另一方面,得益于北方昆曲剧院从2001年开始把昆曲引进北大,进行普及。”对于有的观众反映没看懂,该剧制作人李东说:“昆曲普及最重要的是让非戏迷进来,这样可以被慢慢熏陶。”
《1699·桃花扇》今年3月由江苏省昆剧院首演时,便以年轻时尚的风格引起轰动。被北京国际音乐节选中后,他们在首演3个小时的版本上又增加了50分钟,分成两天演完,更完整和丰满。李东介绍:“熟悉昆曲的人不需要吸引,他们就会来看。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让那些很少接触昆曲的观众能够走进剧场。”他们一开始就针对不同观众进行制作,平均年龄20岁的青春版面向年轻人;由4位梅花奖获得者主演的传承版面向老观众;像音乐会歌剧一样分戏曲行当的清唱版为瑞士艺术节等欧洲艺术节定做;折子戏正在江苏省昆剧院的小剧场长期上演;还有为亚洲地区艺术节制作的40人版和近百人的豪华版。可以说,是新的营销推广方式让一部古老的昆剧不再那么陌生。而用年轻演员的意义不仅在于打青春牌,让这部戏更好看更有市场,更大的意义还在于对昆曲的传承。RJ0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