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699-桃花扇》
10月17日-18日,第九届音乐节在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上演重新编排的经典昆曲《1699·桃花扇》。
这部全新打造的《1699·桃花扇》,保持了原著的原汁原味,体现昆曲盛世时行当齐全、场面宏大、有文有武的特色;华丽的舞美、灯光,全部出自苏绣名家手工制作的华美服装,营造出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青年演员们担纲全部演出,一招一式中颇为地道地展现了昆曲名家倾心传授的表演和唱腔。这些,都让观众感受到昆曲之美和昆曲之雅,也让观众领悟到昆曲中传承的民族文化和历史风韵,展现了中国繁华的舞台艺术文化。
今年3月,该剧在北京保利剧院连演3场,场场爆满,一时间轰动了京城演出市场。此次将演出地点安排在大学校园内,是北京国际音乐节“走进校园”系列活动的又一项目,同时也是音乐节又一场高水平的戏曲演出登上校园的舞台,让大学生——这一高文化素质群体能够更多地、近距离地欣赏到高水平的古典音乐演出,使其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同时也培养他们较高的艺术鉴赏水平。《1699-桃花扇》
剧情简介:
《桃花扇》与《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被称作为“中国四大名剧”。本届推出的《桃花扇》既是推广“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又是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基金会“艺术走进校园”系列活动之一。
《桃花扇》通过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一代兴亡的历史剧。侯方域在南京旧院结识李香君,共订婚约,阉党余孽阮大铖得知侯方域手头拮据,暗送妆奁,以拉拢侯方域,结交复社。香君识破阮大铖的圈套,坚决退换妆奁。阮大铖诬告侯方域暗中勾结左良玉背叛朝廷,迫使他逃离南京。
崇祯自缢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重新得势。他们强迫香君改嫁党羽田仰,香君誓死不从,血溅定情诗扇。友人杨龙友将扇上血迹点染成折枝桃花,名桃花扇。
清兵南下,史可法独木难支,清兵长驱直入,南明灭亡。
几经波折,侯、李又得重逢。但国已破,何以为家?栖霞山上张道人的一席话,惊醒梦中人;桃花扇损裂,侯、李出家入道……《1699-桃花扇》
名词解释: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晚清以来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曼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器齐全,以声若游丝的笛为主奏乐器,使昆曲音乐更为婉丽妩媚,一唱三叹。由于表演艺术的全面发展,脚色行当自然越分越细,如老生分副末、老外、老生;小生分官生、小生、巾生;净分大面、白面、二面;另有丑角,俗称小面;旦分老旦、正旦、作旦、刺杀旦、五旦、六旦、耳朵旦等。各行脚色都在表演上形成自己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这些程式化的动作语言,在刻画人物性格、表达心理情绪、渲染戏剧性和增强感染方面,形成了昆曲完整而独特的表演体系。作为一个独立的剧种固然衰微已久,而其艺术生命实际上远远没有终结,京剧、越剧、川剧、湘剧、婺剧、祁剧、桂剧、柳子戏等,都曾受其影响并保留着部分昆曲剧目、声腔和曲牌。至今浙江、湖南、上海、苏州、南京、北京仍拥有独立的昆曲剧团,继续演出。
昆曲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上演剧目。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如王世贞的《鸣凤记》,孔尚任的《桃花扇》,洪昇的《长生殿》,高濂的《玉簪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沈璟的《义侠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如《游园·惊梦》、《相梁刺梁》、《秋江》、《借梦》、《痴梦》、《思凡》、《断桥》等。
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简称“曲牌体”。它所使用的曲牌,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一千种以上,南北曲牌的来源,其中不仅有古代的歌舞音乐,唐宋时代的大曲、词调,宋代的唱赚、诸宫调,还有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等。它以南曲为基础,兼用北曲套数,并以“犯调”、“借宫”、“集曲”等手法进行创作。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
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