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1930年泉州王顺兴信局的回批函。
何谓侨批业,恐怕知道的人不多,因为这个行业消失已有30年了。不过在一百多年间,它曾经是海外华侨与国内侨眷经济联系的重要渠道。
闽南方言,“信”与“批”字同音。所谓的侨批实际指的是侨信。当然,这个“信”并非通常意义上的书信,而是既含信款又有信函。这种兼有金融和邮政双重职能的机构初名为批馆,继而叫信居或银信居等,新中国成立后才归口统称为侨批业。侨批业只有福建、广东、海南等重点侨乡才有。下面以福建为例,对其兴衰略作说明。
华侨在海外谋生,等到有积累时,头一件事就是托人把钱捎回家。婚丧嫁娶,盖房置地,哪样都离不开侨汇。早年由于中国及南洋各地既没有邮电设施更谈不上银行汇兑,承担这一工作的就是一些称之为“水客”或“客头”的中间人了。这些人虽好但亦有不足,一是手续十里抽一,费用较高;二是网点少,周期长。清朝末年,随着华侨增多及经济往来的需求日趋迫切,侨批业便应运而生。福建最早的侨批业是1871年在晋江安海镇设立的“郑顺荣批馆”,至1930年时,仅晋江一地便有侨批馆18家之多。
侨批机构按其业务的功能及范围,大体可以分为头盘、二盘和三盘这三种局。头盘在海外,直接完成信款收集;二盘在侨区口岸,负责调拨承担;三盘则在乡间市镇,完成派送解付。有的为头盘,但设联号兼营二、三盘业务,也有的各自独立,只做其中某一盘生意。当海外侨胞的信款,在经过这些侨批人员一棒接一棒的传递,最后送到国内亲友手中时,他们心中的喜悦不难想象。
早年侨批的派送解付全靠步行游走于乡间,既没有镖师随同,更无护卫车押送,因此途中遇劫的案件屡有发生。民国初年以后,土匪猖獗,盗贼四起,信差被劫杀就有数十人。后来派送时,以称之为“山单”的“汇票”代替现款,风险才降了下来。福建省的侨汇,抗战前主要由侨批业承接。1937年至1949年,尽管中国银行兼办侨汇,但经过侨批的仍占30%。1950年全省侨批业进行登记,当时还有185家,直至1976年才正式被撤销。此后,侨批的业务、人员及财产全部并入中国银行。
1994年《泉州侨批业史料》出版。曾为福建省副省长,时任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的刘明康在序言中说,国内侨批业虽然被取消了,但这一特殊金融组织的一些经营特点、经营方法和经营手段,对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金融体系仍然有许多可借鉴之处。应该说,这个评价是客观和中肯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