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照相为人们留下了珍贵的回忆
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中国照相”在这两条中国最知名的商业步行街上,挺过了它风雨飘摇的时期,也到达过它兴旺繁荣的时期,终于得到了“十里洋场”“皇城根儿下”人们的认可。
创建者吴建屏一定没有想到,当初只是为了取得岳父认可而开设的照相馆,在他积劳成疾,与世长辞后居然被接班人发扬光大了。在遭受日本铁蹄蹂躏的年代里,吴建屏的妻子何定仪苦苦支撑照相馆,首创与电影公司合作,通过明星效应打响了名号,社会各界名流纷至沓来。新中国成立后,她又利用从美国海军陆战队赚来的外汇购买了大批解放军喜爱的皱纹纸,赢得了广大工农兵的信任。“为了支援首都服务业,在‘中国照相’最好的年纪(摄影师平均年龄31岁)的时候,‘一锅端’地迁京了。选址的时候,大栅栏、崇文门、东单、西单都考虑过,最后是周总理为我们钦定了王府井大街。”何仪生老人讲述起“中国照相”那段辉煌的历史,“当时,‘中国照相’只照3寸以上的照片,每天还要排队拿号,限时到下午3时。全国各地来京旅游的人,都想得到一张印有‘中国照相’字样的照片,许多解放军利用转车时间来这照相。那时流行婚纱照,最多的时候一天八九十对。”
1992年,随着王府井大街的改造,“中国照相”经历了被员工比作“八年抗战”的时期——有时一天只能收到一个卷。然后,“中国照相”首次搬迁,在姚经才(当时的经理)的提议下,全体员工勒紧腰带,就靠着修(修版)小人修出了一栋七层楼规模的照相馆。第二次搬迁(也就是“中国照相”的现址,王府井女子百货的对面)后,“中国照相”实行走出去,带着小分队到各社区为离退休老人义务拍照。正是小分队唤起了许多人对照相馆的回忆。
从百日到28岁结婚,“中国照相”为一位顾客记录下了三本的影像;捋着群摆,“中国照相”为90岁高龄的老人拍下了一组婚纱照;长春某校校长从“中国照相”获得了30年前和30年后的对比结婚照……从名流到百姓,这些都是“中国照相”为人们留住的点滴回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