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险腊子口的腊子口战役纪念碑。 1935年9月21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到达哈达铺,从几张在邮政代办所发现的报纸上得知陕北有红军活动的消息,立刻作出了把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哈达铺镇上的“红军长征第一街”。这张报纸确定了长征落脚点。毛泽东住过的“义和昌”药铺。红军攻占腊子口时的临时指挥所。油画:红军攻占腊子口。
本报记者孟宪峰发自甘肃腊子口、哈达铺
核心提示
1935年9月20日下午,长征中的毛泽东到达甘肃南部的哈达铺镇,当他接过红军在镇上找到的几张报纸时,他可能不知道这几张报纸给中国革命带来多么深远的影响,“到陕北去!”红军喊出了这样的口号,长征有了最后的落脚点。
长征的过程就是红军不断寻找落脚点的过程,从1934年10月,红军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踏上战略大转移的漫漫征途时,这个过程就开始了,哈达铺的几张报纸定下了长征落脚点,看似偶然,却存在着必然。国务院在2001年公布哈达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称:“哈达铺是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
甘南,跨越江河两大水系接合部
当年红军“北出甘南”的“甘南”,并不是仅指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而是包括甘南和陇南地区在内的甘肃南部广大地区。
“甘南”之行,记者最深的印象是———湿润,这是一个始料不及的感受。在记者的印象里,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一个干旱缺水的省份,可以想象到皴裂的土地、漠漠的黄沙以及河流干涸后河床上等待风化的鹅卵石,在西北,有什么理由想象湿润呢?可此次踏访之旅,记者的最初印象被彻底颠覆了。
出兰州往南,顺着212国道一路前行,在兰州到临洮路段,全是连绵不断的黄土坡和山,光秃秃的,没有什么植被,这和记者的想象并无二致。可是过了临洮,景色就完全不同了,一路经过的漳县、渭源县、岷县、宕昌县,开始有了湿润的感觉,虽然还是连绵不断的山,但山已经灵秀写意起来。各种色彩在秋日的阳光下争奇斗妍,水声一路不绝,公路两边是湿润的草地,说不清什么地方,就能洼出一汪清水,涌出一股山泉,细小的水流汇成小溪,潺潺的小溪又汇成小河,在公路两侧灵动地流淌。
一个细节似乎可以佐证当地的“湿润”,如果你在当地问路时,当地人的回答里没有东南西北的地理概念,他们只会告诉你“往上走”、“往下走”。为什么会这样呢?当地人说,山地高低起伏,落差很大,水流也蜿蜒盘旋,而很多街道、公路都是沿水流展开的,所以方位词“上”、“下”成了最常用的地理术语,溯流而上谓之“上”,顺流而下谓之“下”,此地水势之盛可见一斑。
汽车经过岷县和宕昌县交界的地方时,一块牌子告诉记者,已从黄河流域进入长江流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和长江,竟在此地接近源头的地方如此近距离并肩而立,面向东方,千万年川流不息,孕育出了独特的文明,而就在她们的脚下,英勇的工农红军曾经长途征战,为实现革命理想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和努力,成就了长征的无穷魅力和神话。
在“湿润”的甘肃南部,红军跨越了我国两大水系的接合部,从长江流域打到了黄河流域,并最终实现了长征的胜利。梳理一下红军长征的过程,就是不断跨越河流的过程,有资料统计,红军长征共渡过24条主要河流,江西于都河是红军渡过的第一条河流,此外渡过的主要河流还有江西的章水、贡水、信丰水,湖南的潇水、湘水,贵州的乌江、赤水河,云南的金沙江,四川的大渡河、小金川等。
哈达铺,有个不起眼的邮政代办所
1935年9月17日拂晓,红军走出雪山、草地后,由甘肃迭部县进入甘肃南部的夏河、洮河流域,占领川甘要隘腊子口,18日占领距离腊子口70余公里的哈达铺镇,红军在哈达铺进行休整,体力和物资得到了恢复和补充。更重要的,从几张国民党报纸上获悉了陕北有红军的消息,从而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最后落脚点定在了陕北。
2006年10月13日下午,经过5个多小时的颠簸,记者乘班车抵达了哈达铺。哈达铺并不大,全镇人口两万多人,小镇依山而建,通往四川方向的212国道在镇子的西侧通过,公路两侧排列着贴瓷砖的楼房,里面则多为陇南民居,土坯泥房占着很大的比例。
“‘几张报纸改变历史’的故事就发生在‘红军长征第一街’———在镇东头,当年发现报纸的邮政代办所就在那里”,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馆长韩尔明对记者说,“红军长征时期,哈达铺商业比较繁荣,当地盛产中药材当归,因此也吸引来全国各地的药材商人,他们需要了解当时最新的贸易信息,这才有了小镇上的邮政代办所。”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刚过,著名的“红军长征第一街”有些冷落,街上晒着马铃薯的秸秆———当地人用来烧火做饭。街道两侧则是排列整齐的旧式铺面,被统一粉刷成了红色,檐角廊柱间还能依稀发现旧日的繁华。记者站在大条石铺就的路面上,似能听到当年红军穿街而过的铿锵。
邮政代办所遗址位于铺面间一个不太显眼的位置,推门进去,这是一个有着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屋内摆设很少,显得有些空旷,谁能想到,史诗般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命运,竟是在这个狭小空间里改变呢?站在这个小小的邮政代办所里,记者仿佛看到红军战士正在屋子里翻找报纸,发现了《大公报》、《民国日报》、《中央日报》等。
中国革命的命运,可就握在这个战士的手里呢!
邮政代办所的墙上挂着改变红军命运的那张报纸———1935年9月15日出版的《大公报》。这是一张4开大报,竖版,其要闻版的大标题是《徐海东窜甘·陕匪势猖獗》、《陕北军事形势转变·刘志丹徐海东有合股趋势》。全版通篇高喊“剿匪”口号,却为毛泽东提供了陕北有红军活动的消息。
其中,有这样一段当年国民党中央社的电讯:“陕北赤匪主力,原以清涧、安定间之乡间为根据地,延川、延长、绥德、吴堡等为出没游扰之所,至神木、府谷、米脂等,不过为匪中一二支队及匪民不时出而骚动之区而已。日前赤匪集合首领刘子丹(即刘志丹)、谢子长、杨祺等于安定属之于家湖开某重要会议,对于扩大匪区似抱有绝大企图。”
1935年9月21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到达哈达铺,从上述报纸上得知了陕北有红军活动的消息,立刻作出了把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到陕北去!’陕北地区有开展革命的群众基础,土地肥沃,人口众多,靠近抗日前线,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中共中央经过分析后这样认为。
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记者见到了红军当年创作的《到陕北去》的歌词,“到陕北去!陕北的革命运动大发展,创造了十几县广大的红区,成立了十几万红色的军队。到陕北去!到陕北红区建立根据地!”虽然已经听不到往日铿锵的旋律,但歌词的字里行间,仍洋溢着到陕北发展革命的巨大热情。
站在至今保持原貌的“红军长征第一街”上,望着当年红军活动过的街道,身旁似乎正有一拨文工团的女战士通过,耳边响着她们嘹亮的“到陕北去!”的歌声。一条意外得来的消息,竟使中国革命一下子现出曙光,长途跋涉、颠沛流离的日子要结束了,终于要有最终的落脚点了,红军上下一片喜悦。
关帝庙,“长征”一词流传开来
1935年9月22日,毛泽东在哈达铺镇上的关帝庙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会上正式宣布了要到陕北和刘志丹领导的红军会合的消息,会上还进行了一些具体部署。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进行关帝庙的复建工作,试图再现承载那段历史的关帝庙的原有风貌,使其成为哈达铺红色旅游的一部分。
历史仍在,只是换了人间。
关帝庙旧址,伟人仿佛正在眼前挥手讲话,台下是红军干部热烈地鼓掌,有秋风送来那浓重的湖南口音:“……经过两万多里长征,久经战斗、不畏艰苦的红军指战员们,你们一定能以自己英勇、顽强、灵活的战略战术,和以往的战斗经验,来战胜一切困难,到达陕北根据地!”
在哈达铺关帝庙召开的这次会议,除了宣布红军长征的落脚处并为之准备,它的另一个意义在于,“长征”这个词语从此被广泛宣传,成为常用语言并出现在词典中。据考证,关帝庙会议上毛泽东公开使用了“长征”一词,这在过去是没有提过的,自从毛泽东这次讲话后,“长征”这一新名词开始传向全中国,传遍全世界。
71年前,红军开进哈达铺时,哈达铺人是一种什么感受?也许他们就躲在某个铺面的门板后面,悄悄地打量这支衣衫褴褛的队伍;也许他们看到那些穿军装的人在墙上刷起了标语“打倒土豪劣绅”、“红军不拉伕”;他们看到这支队伍并不像国民党部队那样霸道,而是满脸和善;他们甚至看到了穿军装的女人……
队伍在镇上住下来了,哈达铺人试着接触他们,结果他们发现了一支和以往见过的不同的队伍,这些人和善、礼貌,买东西还给钱,住到家里后还帮着打水扫地,就连刷到墙上的标语,也给生活带来了一股新气象,这支队伍上的人都是好人,哈达铺人热情地接纳了红军。
在哈达铺,红军按照俄界会议的精神进行了整编,组成了陕甘支队,1935年9月23日,他们离开哈达铺,奔向长征最终胜利的地方———陕北。1935年9月和1936年9月间,工农红军的几支部队曾几次路过哈达铺,并在这里休养补给,在红军的宣传教育下,有2000多名当地人参加了哈达铺游击队,后来这些哈达铺子弟走上了西征的战场,多数人埋骨他乡。
肖华将军回忆长征时,曾写下了这样的诗句:“红军越岷山,哈达大整编。万里云和月,精兵存六千。导师指陕北,军行道花妍。革命靠路线,红星飞满天。”可见,哈达铺为红军夺取长征的最后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长征记忆
艰难的“到陕北去”
为了寻找落脚点,红军经过了多少磨难?当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开始战略大转移时,谁又能想到要跋涉两万五千里,把最后的落脚点放在陕北?
红军长征之初,是想打到湘西去,和那里的红军会合建立根据地,所以部队是大搬家似的出发,红军为了保护辎重部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到渡过湘江突破国民党军队的第四道封锁线,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已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
红军损失惨重,国民党又在红军前进的道路上埋伏了重兵,去湘西发展根据地已无可能,中央政治局连续在贵州开会,提出了首先在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地区,然后向川南创建川黔边新根据地的战略任务,红军长征落脚点首次发生改变。
1935年1月,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根据当时的战场形势,决定红军渡过长江后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地区建立根据地,会有又根据敌情变化,决定在川、滇、黔广大地区创建根据地,红军长征落脚点再次发生改变。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胜利会师。这时,党中央发现,川西北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地,高山深谷,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经济贫困,不利于红军的生存和发展,而在此以北的陕甘地区条件较为有利。中共中央根据这种形势,主张红军继续北上,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这是红军长征落脚点的第三次改变。
1935年9月,红军进抵哈达铺,在报纸上发现了陕北有红军的消息,终于作出了将陕北作为红军长征最后落脚处的重大决策。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中央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中国革命从此开启了新篇章。
◎长征体验
腊子口:长征的最后一道天险
2006年10月14日,记者从岷县县城出发,去往红军长征突破的最后一道天险———腊子口。腊子口位于岷县通往迭部县的公路上,距离岷县69公里,当年,红军就是从迭部俄界出发,顺着迭部县的白龙江顺流而下,又从白龙江的支流腊子河溯流而上,攻克腊子口的,然后顺着腊子河的支流大拉河,抵达了70多公里外的哈达铺。
班车刚出岷县县城,路况也还可以,越往前走,地势越高,汽车也慢慢爬上了“之”字形的盘山公路,汽车轰鸣着爬山,排气管吹起一片片的沙尘。往上看,蜿蜒的盘山公路在山腰间时隐时现;往下看,万丈悬崖就在脚底下;往远处看,高及云天的山峰上白雪皑皑。
据同车人讲,从岷县去腊子口,必须翻越这座名叫铁尺梁的大山,公路在铁尺梁山的最高海拔是3100米,和山脚下的落差达1000多米,从迭部县方向进入岷县和甘肃南部地区,这条公路是惟一的通道,而以险峻著称的腊子口,就在这条通道上。
汽车在左摇右晃中一路攀爬,又一路下坡,沿途偶尔能看到藏族村落和饱经风雨侵蚀而紫铜色脸庞的藏民。遇到拐弯处,司机就使劲摁喇叭,提醒对面车辆注意。会车时,双方车辆都会小心翼翼,稍有闪失就会跌入万丈深渊。“这条公路行车真危险啊。”记者对旁边的回族同车人讲。“这还是公路修过以后呢,前两年的路比这还危险。”对方答道。
当地人讲,公路翻越铁尺梁山,要过四十八盘。记者只听说泰山十八盘,就已经险到极处,铁尺梁山竟有四十八盘!还没有抵达腊子口,记者已经对“天险”有了切身的体验。
两小时以后,腊子口到了。
如今的腊子口已经不复往年的雄峻,因为修公路,山口已经扩展了不少,腊子河在公路边上蜿蜒流下,哗哗的水声经久不绝,惟有两侧如斧削般矗立的峭壁,似乎在诉说着昔日的奇险。
1935年9月16日夜,红军前锋抵达天险腊子口。对于当时腊子口的险要,曾有记载:腊子口是川西北通向甘南的门户,峡谷两面悬崖峭壁对峙,腊子河上1米多宽的小木桥为红军必经之路,连接着两边绝壁。红军如果拿不下腊子口,就要被迫掉头南下,重回雪山草地。
当时盘踞在甘肃南部的军阀鲁大昌,为了阻止红军由迭部进入甘南地区,在腊子口设置了重重防线,腊子口方圆不足百米的险要地带,集中了两个营之众,山口和崖壁上堡垒林立,组成交叉火力网,死死封锁山口。
午夜,战斗打响了,红军强攻多次都无法拿下,这时一名叫“云贵川”的苗族小战士,用一根带铁钩的长杆子钩住树根或岩缝,硬是从绝壁攀上崖顶,放下绳索,红军战士突然出现在敌人背后,天险腊子口就这样拿下来了。攻占腊子口后,红军又一鼓作气攻占了哈达铺,从而有了“报纸改变命运”的历史。
如今,迭部县重视旅游开发,腊子口修起了腊子口战役纪念馆,修建了腊子口战役纪念碑,还配备了宾馆等设施,以方便游人来凭吊那段红色的记忆。夜幕降临,记者在呜咽的山风中,站在腊子河边,遥想71年前那个不同寻常的夜晚,空气中似乎还能传来机枪怒吼的声音。
记者在腊子口逗留期间,发现不少人来此瞻仰烈士的遗迹,斯人已逝去,青山埋忠骨,先辈们的精神已经深深植根于后人心中。时光如洗,岁月轮换,烈士的忠魂已经融入了腊子口的青山绿水之间。
◎记者手记
红色小镇的旅游冲动
红军长征时期的哈达铺,是靠中药材当归名扬天下的,当时的哈达铺因为盛产药材而商贾云集,车马辐辏,小镇的经济也繁华富庶,盛极一时,红军在此补充了大量物资,杨成武将军后来称它为“长征加油站”。
70多年光阴荏苒,今天的哈达铺早已没有了昔日的繁华,曾经赖以生存的当归种植,因为本地人的善良,被外地客商联手压价,几无利润可言,加上过度开垦荒山,改变了气候,曾经盛产当归的地方,已经失去了当归生长的条件,一个产业就这样衰落了。
如何发展本地的经济呢?执政者将目光瞄向了小镇上当年红军长征的遗迹。发展红色旅游,成为小镇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哈达铺有理由为自己的红色旅游自豪,这儿有红军长征旧址,有毛泽东、张闻天住过的“义和昌”药铺,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及周恩来住过的小院“同善社”,一方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会址“关帝庙”,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贺龙、任弼时住过的“张家大院”,原哈达铺“邮政代办所”等旧址。
而且,哈达铺是红军在甘肃省长征途中革命文物陈列最多、原貌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故址。
为了搞好红色旅游的开发,小镇下大力气对上述革命遗址进行了保护。例如,由382家店铺组成的“长征一条街”,里面的住户的房屋还保持着100多年前的原貌。为此,当地政府专门下发了文件,确立了保护范围。
小镇居民徐文琳在街头开了一家红军鞋厂,他不但卖手工制作的布鞋,而且从外地进稻草自己编制红军穿的草鞋。近日,徐文琳还准备将他的红军鞋注册成商标。和徐文琳一样,小镇上许多居民也开始搭“红色旅游”的班车。
哈达铺正在作为红色旅游胜地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但是,交通问题始终是制约小镇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据哈达铺红军纪念馆馆长韩尔明介绍,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期间,哈达铺的旅游收入也仅仅是几万元。
“我们已经制定了更庞大的旅游开发计划,而且明年兰渝铁路就要动工了,届时游客将会更方便地来我们哈达铺旅游,我们的红色旅游肯定会越办越好。”韩尔明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