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今的年轻人很大一部分都喜欢听MP3。
图为俄罗斯一处污染严重的炼铜厂。
“这些年轻人通常把音量开得很大,他们可能已经患有耳朵疾病却浑然不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将越变越差。”
使用MP3不当可能毁掉一代人的听力!继英国一项研究引起人们对此事的关注后,美国科学家18日公布的研究结论再次证实了这一说法。据《新科学家》网站报道,研究证明,只有在安全环境下,人们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音乐才不会损伤听力。
据新华社电研究表明,目前被当作许多随身听使用标准的内耳式耳塞会增加人们听力损伤的风险。使用内耳式耳塞听较大音量的音乐时,时间应限制在每天累计不超过90分钟,才能避免损伤耳朵;以最大音量听音乐超过5分钟,则可能造成永久性耳损伤。
这项研究建议那些使用内置耳塞听音乐的人,一旦音量超过最大音量的80%,听音乐的时间就应缩短在90分钟以内。“如果音量只是偶尔超过这个标准,或者听者不常使用耳塞听音乐,患耳病的几率会大大降低,”此项研究的主要负责人、波士顿儿童医院和哈佛大学医学院听觉病矫治专家布赖恩·弗里格说,“我们所说的听力损伤是指那些每天塞着耳机,把音量开得很大的人”。
研究人员对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那些质量较差、不能有效屏蔽噪音的耳机通常会使人无意中调高音量,进而对听力造成长期影响。若耳机质量良好,音量维持在最大音量的10%至15%,即使长时间听音乐,也不会使听力严重受损。
科罗拉多大学的科里·波特努夫和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布赖恩·弗里格分别对5种型号的MP3播放器和3种类型的耳机进行了评估。MP3包括“晟碟”牌的Sansa型、“创新”牌的Zen Micro型以及“苹果”牌的3款ipod;耳机包括当前MP3普遍配备的内耳式耳机、传统的耳垫式耳机及深入耳中的入耳式耳机。
研究表明,所有型号的MP3都具有基本统一的音量设置,不同的音乐类型,比如摇滚、节奏与布鲁斯、乡村音乐等不会影响设备内音量的大小。对耳朵的影响在于不同耳机的音量大小不同。对听者而言,内耳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比耳垫式耳机的音量高5.5分贝。
弗里格博士认为,听力丧失的过程非常缓慢,需要10年左右时间才能显现。“我很担心那些20多岁的青年人。这些年轻人通常把音量开得很大,他们可能已经患有耳朵疾病却浑然不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将越变越差。”他说。
专家建议——
现代社会对年轻人来说可能意味着更多诱惑和更多的噪音,正确的听力指导对青年人大有裨益。然而目前尚没有一项长期研究,对现代社会人们的听力习惯和听觉疾病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
在没有找到更好解决办法之前,“为了避免出现听力损伤,大家最好购买高质量的耳机”,英国听力学会的专家安德鲁·里德建议。
此外,专家建议,尽量在安静环境下听音乐。因为安静环境下几种耳机的输出音效相差无几,一旦外界环境变得嘈杂,耳机的输出效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
为了保证人们的听力安全,各国已经开始采取一些相关措施,以减少人们听音乐的时间。最近,澳大利亚总检察长菲利普·拉多克提交了一份29页的草案,要求立法限制现在澳大利亚人普遍从互联网上下载歌曲的行为。(据新华社)
美一机构评出十大污染最严重地区
全球污染危及10亿人健康
本报综合报道美国一家著名环境研究机构在历时7年的调查后于18日发布报告,公布了一份全球十大污染最严重地区名单,其中俄罗斯有3个城市榜上有名。报告指出,全球污染危及到10亿人的健康,而在这十大污染最严重的地区,超过1000万人遭受着肺部感染、癌症和短寿的威胁。
这份名单是由位于纽约的环境研究机构——铁匠研究院公布的。铁匠研究院院长理查德·富勒称,在发展中国家的死亡人口中,由环境问题所导致的死亡占了20%。富勒指出:“最严重的问题在于对儿童的成长所造成的危害……污染损害了这些国家的未来。”
全球污染最严重的这10个城市分布在8个国家。根据这份报告,这些城市都是早期工业时代的缩影,多数污染来自铅矿、煤矿、铜矿和化学武器制造厂等,而且这些地区都是远离首都或旅游区的封闭地区。
位于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报告估计,在切尔诺贝利,大约550万人还在遭受着放射性物质的威胁,在核泄漏发生20年后,这些物质还在继续向地下水和土壤中渗透。
俄罗斯的3个上榜城市包括冷战时期制造化学武器的兵工厂所在地捷尔任斯克、西伯利亚西北部工业城市诺里尔斯克以及有色金属工业和矿山化学工业中心达利涅戈尔斯克。
赞比亚的卡布韦,其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量。根据铁匠研究院的报告,当地儿童的平均血铅量是美国儿童的5至10倍。
其他上榜城市还包括:多米尼加共和国的海纳(汽车电瓶回收冶炼厂导致的铅污染)、印度的拉尼贝特(铬酸钠、铬盐生产厂排出的工业污水污染土壤和水源)、秘鲁的拉奥罗亚(多金属冶炼厂导致的铅污染)等。
铁匠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指出:“住在一个污染严重的城市就像被判了死刑。除了中毒导致的直接死亡外,还有可能导致癌症、肺部感染和精神障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