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翔)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具备了一定基础。市金融办负责人昨天透露,今年1至9月,金融业实现增加值568.88亿元,同比增长13%,增长率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个百分点。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上海的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42万亿元,同比增长60%。截至9月底,上海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约3.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7000亿元;上海银行业不良贷款率3.02%,比年初下降0.4个百分点;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07.86亿元,同比增长23.94%。
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正式提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以来到目前,上海已奠定了以市场中心为主要特征的国内金融中心地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建立了较为齐全的金融市场体系。随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今年在上海挂牌成立,上海已形成了由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商品期货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黄金市场、产权市场等构成的全国性的金融市场体系,集聚了世界上现有的主要金融市场种类。
二是中外资金融机构纷纷落户上海。今年上半年,本市又新增金融机构39家,金融机构总数达到649家,其中银行业机构239家,证券业机构111家,保险业机构299家。大批金融营运中心、外资银行主报告行和约占全国一半的基金管理公司都集中在上海。
三是金融改革创新取得显著成绩。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金融市场产品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一批具有重要市场影响的新产品如沪深300指数、权证产品等相继推出。金融机构改革创新进展迅速,上海农信社成为全国首先整体改革为农村商业银行的省级联社。全国首家货币经纪公司、首家农业保险公司、首家汽车金融公司都在上海诞生。全国首家外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松下(中国)财务公司也已获准在上海筹建。
四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在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对全国主要经济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的综合评估中,上海名列综合评分第一。
上海今后将大力增强金融市场的功能,集聚金融机构,推动金融改革开放创新,推进地方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与整合,改善金融服务,做好金融稳定工作,争取在2010年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框架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