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某高校的告示栏内近来贴出了这样一则告示:“近日有银行业务员在校园内推销针对学生的信用卡。办理和使用信用卡需要具备完备的信用知识,并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在校学生显然还不具备相应的条件。因此学校要求未办理的同学,特别是已申请助学补助的同学在校期间不要办理各类信用卡……”而同一时间,某银行的业务员正在该校学生公寓内向同学们介绍该行发行的学生信用卡。这其中必有蹊跷。为此,记者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尹戈/绘
银行业务员
一天办理50余份
这名业务员介绍,自该行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首张学生双币信用卡后,受到大学生的广泛欢迎,在新学年伊始该行又扩展了申请学校的范围和年级限制。“就这一个学校,现在我们一天就能接到50份左右的申请,好多学生把能拥有一张可以透支的信用卡看作一种时尚。”当记者问及学校是否同意他们进行宣传时,这名业务员表示,他们是经过正规渠道和学校协商,并缴纳了一定的管理费用。
学生
没办的好奇 办了的想退
在对一些已填表申请的学生进行询问后记者发现,大多数学生是对信用卡可以透支的功能十分好奇才决定办理的。一位大一的同学告诉记者:“平时觉得已经工作的人钱包里装了一堆信用卡,没钱的时候还可以透支消费,多爽啊!”
然而与申请时的火热相比,一些已拥有学生信用卡的同学却表示实际使用情况与当初领卡时的预期差了很远,其中一部分学生表示有退卡意向。今年大三的学生小侯出于消费便利和应对紧急情况的目的在一年前办理了一张信用卡,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她发现由于透支数额较少,大多为1000元—3000元,在紧急情况下又不够支付金额较高的消费,所以当初十分看重的功能反而成为了“鸡肋”。
校园代理
为回扣盗用他人信息
根据记者调查,目前多所高校内都有学生从事类似的兼职工作。据悉,各家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员都有一定的业务量,为了完成任务,其中一些业务员便以吸纳在校生作为代理的方式拓展业务,并按回缴申请表数量给予一定回扣。一位学生代理向记者透露,他每上交一份申请单会得到8元的回扣。然而这只是一个平均水平,据了解,每单回扣的金额高至十几元,最低的只有一两元。
一位学生告诉记者,他们班的部分班委和学生会干部都从事过类似的工作,而银行业务员也愿意找学生干部作为代理,希望利用他们在同学中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办理信用卡。记者从银行业务员处获悉,有个别学生代表一天就可以上交60余份申请单。一位从事代理工作已有两年的同学分析,由于要向一个不具备任何信用常识的人推荐信用卡需要经过普及简单的信用常识、产品的特性及说服等环节,按正常情况一天交60张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样的学生代理很可能是一个可以接触大量学生信息的学生干部,为了赚取回扣,在其他同学不知情的情况下代填了申请表。”
虽然银行审批后需要申请者进行开卡确认,这些被盗用个人信息的同学可以暂不开卡,但有些银行对申请后不开卡也计收年费,而拖欠年费会影响持卡人的信用记录,对以后申领信用卡和贷款业务都有影响。
业内
青年人应控制冲动消费
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银行卡部卡户营销团队主管谈到对学生持卡的看法时说,银行发行学生信用卡之前应仔细研究在校生的还款能力和冲动性消费行为。由于国外及我国港台地区已有在校生由于无力负担贷款而采取极端行为的案例,因此学生本人要慎重考虑风险因素,控制消费的盲目和冲动,做到理性消费,不要过早地成为“卡奴”。银行方面,拓展业务以及培养潜在客户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开展业务的同时也应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强调风险控制能力,并勇于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
10月18日中行与北京大学联合推出了中银北大信用卡,与目前许多学生信用卡以在校生为对象不同,这张卡主要面对的是已毕业的北大校友及教职工。在审核程序上,中行与北大建立了合作,增加了向学校进行身份确认的环节。
学校
不鼓励学生办理信用卡
大多数高校并没有明令禁止学生办理信用卡,然而不禁止不等于鼓励。北京工商大学学生资助中心的老师认为,“信用消费必须以信用意识的建立和稳定的收入作为保证,而在校生大多并不具备这些条件。如果仅仅是出于对透支等功能的好奇,就要慎重考虑办理信用卡的实际意义。特别是已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一旦出现未按时还款等不良记录将不能继续申请贷款,并为以后的求职和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根据记者了解,目前即使是已申请信用卡的学生中也有很多人不了解常识,甚至有些同学由于屡屡记不清自己的还款周期,已经多次被银行催缴。一些高校针对学生信用常识匮乏的问题,已相应开展了信用知识讲座等专门的辅导课程,引导在校大学生科学理智消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