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申城迟迟不愿入秋,外来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暖阳下生长态势格外凶猛。在生态岛崇明,大片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出现在免耕农田、林地、果园、公园甚至滩涂,整个岛屿的土表面积的7.8%都被这种外来生物侵袭。
本报记者 顾佳
事件
外来“黄花”袭击生态岛
“加拿大一枝黄花”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在崇明岛逐步扩散蔓延。今年受到天气影响,生长格外凶猛,在去年的基础上,发生面积又增加了10%左右,防治形势更为严峻。
在崇明岛上,农田、林地、果园、公园、沟渠两旁、部分滩涂、海塘堤岸、公路两侧、空宅基地、废弃厂区和征而待用的各开发区都能见到成片的“黄花”的身影。据统计,“一枝黄花”的田间密度每平方米一般在50株左右,这种外来生物在崇明岛上的蔓延面积已经达到了14万亩,占整个崇明岛表土总面积的7.8%,这个数字是十年前的20倍。
随着时代发展,“加拿大一枝黄花”、“互花米草”等外来生物的入侵,威胁着崇明岛本地生物多样性。作为一种外来生物,“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比本地土著植物要强,且岛上极大部分昆虫和鸟类又不取食这种杂草,因此在岛上凡是有这种植物生长的地方,很少发现有其他植物生长和鸟类活动,目前大量“黄花”开始进入自然湿地的外围防线。如此蔓延下去,极有可能威胁崇明生态岛的生态平衡。
原因
炎热天气成“黄花”温床
农业专家分析,今年“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发生势头凶猛与炎热的天气以及这种植物正处于“快速扩散期”有极大关系。
今年十月的天气与往年相比更为炎热,足够的阳光照射,给“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提供更多的能量,使得它的根茎更为茁壮,开花格外大而灿烂,每株高度从以往的平均1.5米长到了今年的1.7米。受到炎热天气的催化,“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发芽率也大大提高,几乎每株埋在地下的种子,都发芽成长,故而造成了大面积蔓延的情形。
上海市农科院研究员沈国辉介绍说,外来植物入侵过程,可分为引入和逃逸期、种群建立期、潜伏期和扩散期。经过长达70多年的时间,“加拿大一枝黄花”经历了漫长引入和逃逸期、种群建立期、潜伏期,目前在本市进入快速扩散期。
“一枝黄花”最大的危害就在于它繁殖速度快,每株“黄花”可产生2到11万粒种子,繁殖能力十分惊人,比一般植物快20到50倍,一般1株能萌发成近万株小苗,并且其根部发达,连接成片,极易和其他作物争光、争肥。“一枝黄花”对于高大的乔木影响不大,但容易导致其他地被植物的枯萎死亡,对本地植物的生长造成严重威胁。
而由于崇明岛大多数农田、果园都属于粗放式管理,滩涂、荒地更是“加拿大一枝黄花”最理想的生长区域。两种原因叠加,造成了它在崇明岛的迅速扩散。
行动
全民“除花”保卫生态环境
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专家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根系浅容易拔除的致命弱点。通过“人工拔除”、“在苗期选用除草剂”、“种植其他植物代替”等方法完全可以控制它的生长。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连根拔除,连续根除两到三年就能基本将其清除。为此,从去年开始,一场全民“除花”保护生态环境的战役正在悄悄打响。
去年崇明岛上的14万名干部群众,6000多名中小学生,都加入到“除花”的行列中来。到目前已有5万亩“黄花”在岛上得到控制,而今年,仍有近3000名中小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参与“除花”行动。
崇明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的指导教师汤文娴告诉记者,为了让岛上的青少年认识外来生物入侵的危害,她还特意收集编撰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资料下发到中小学校,让学生动手拔除学校、家庭周围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业内专家认为,这样的“除花”行动必须持续数年才能收到明显效果。而发动全民动手清除外来生物,不仅有效减轻了外来生物的威胁,也提高了全民生态意识,这点也值得市区借鉴。
记者调查
“黄花”入侵市内小区、别墅
昨天,家住梅陇地区的阳城小区的钱先生在小区公告栏里看到了居委会号召居民拔除小区绿地中的“一枝黄花”的告示,原来,他所在的小区里已有不少“加拿大一枝黄花”。这种外来植物的入侵,引起了社区居委会的重视,一方面小区绿化工赶紧将“黄花”连根拔除,一方面居委会工作人员在小区公告栏、门岗那里发放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宣传单,号召市民发现这种植物就立刻拔除,以防繁殖过快造成扩散。
记者在宝山区的淞南小区、吴淞地区、密山小区等小区也看到,去年还只是零零星星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今年已经大张旗鼓地进入小区,扩散成小片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而在沪青平公路的别墅区、康桥地区、新江湾城等许许多多的社区,“加拿大一枝黄花”长成的成片“黄花”格外碍眼。在沪郊的不少疏于打理的绿地,“黄花”更成为小区最不受欢迎的“黄色风景”。
据了解,作为一种外来植物,今年“加拿大一枝黄花”从无人管理的公路边、荒田、滩涂扩散到了城乡接合地带的小区、别墅区,许多小区都向居民发出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警报。
淞南小区的物业管理员告诉记者,去年小区内只有两三枝“一枝黄花”,并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谁知,今年小区两片绿地内竟然都长出了成片的“一枝黄花”,这些“一枝黄花”和绿地内的松柏月季等争养料,植物的长势明显受到影响,而且“黄花”根深,拔起来十分困难,他们决定用农药清除“一枝黄花”。
根据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对“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调查,沪上140万亩土地中,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发生面积达到1..7万亩。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主要发生地区依然集中在郊区的道路两侧、无人管理的荒地、农田、绿地。至于小区和别墅区,也略有扩散迹象。
而“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小区内生长的主要原因,就是附近公路或者荒地的种子飘散缺乏及时管理造成的。所以市中心小区若有闲置庭院,或是缺乏养护,也都极有可能成为黄花落地生根的“新家”,只有加强养护,才能做到从根本上的防治。
链接
漂洋过海的“霸王花”
加拿大“一枝黄花”,又名“黄莺”,原产于北美,20世纪30年代曾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目前已在我国南方一些省份的农田、河滩、绿地、公路及沟渠泛滥。
该植物根系发达、繁殖力极强,平均每株可形成2万多粒种子,并可通过风、鸟等多种途径传播,还能通过根茎繁殖,3年就能迅速成片。它与其他植物争夺生长空间,吞噬土地,对生态环境和物种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被称为“生态杀手”、“霸王花”。
据了解,这种植物曾导致上海地区30多种土著植物物种消亡。
“一枝黄花”严重影响原有植被,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管理较粗放的绿化地,栽种的绿化灌木一遇上它便成片死亡,棉花、玉米、大豆等旱地农作物和水田种植的茭白产量和质量也受到严重影响。
不过,“一枝黄花”对人体基本不存在危害,只有在花朵盛开时,其花粉有可能引起老人、儿童的呼吸道过敏,但花粉是很多花朵共有的问题,市民们不必过于惊慌。
据悉,在原产地,加拿大一枝黄花并未影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但在入侵地,由于缺乏“对手”,加拿大一枝黄花迅速形成单生优势,破坏入侵地的植被生态平衡。在此之前,上海地区有空心莲子草\(水花生\)、互花米草、凤眼莲(水葫芦)、豚草、毒麦、假高粱等外来植物入侵,目前后三者已基本扑灭和控制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