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月18日,第二届中国餐饮业博览会在西安开幕,三万与会代表齐聚古城。此次盛会以“打造精品餐饮盛会,弘扬中华美食文化”为目标,以“中华餐饮品牌建设与国际化发展”为主题。本次餐博会盛况空前,全国28个省区市组团参加。更值得一提的是国际化是本次餐博会的一大亮点。45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名境外嘉宾出席了本次餐博会。美国、墨西哥等境外餐饮组织、32个国家和地区的53名厨艺高手及20名在华外籍厨师都要在西安一展身手。中新社发刘-正-良 摄 10月18日,餐博会开幕式现场。当日,由国家商务部、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西安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二届中国餐饮业博览会”在西安开幕,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33个省市代表团参加,参展企业1600多家,300多名国内外代表、宾客与会,吸引了近万名观众。中新社发侯智 摄
中新社西安十月十九日电(记者金果林)正在此间参加第二届中国餐饮业博览会的国家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说,餐饮业是成长性巨大的朝阳产业,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国家商务部将稳步推进中国餐饮企业“走出去”。
他说,商务部将结合中国餐饮文化特色,加强公共信息服务和经营策略引导,帮助有实力的餐饮品种、餐饮品牌和餐饮企业“走出去”,促进餐饮服务的出口。
姜增伟说,中华餐饮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南北菜肴风味就表现出差异。到唐宋时,南食、北食各自形成体系。发展到清代初期,鲁菜、苏菜、粤菜、川菜,成为我国最有影响的地方菜,被称作“四大菜系”;到清末时,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化形成,共同构成中国近代史的“八大菜系”。
他认为,地域特色及其相互间的兼容并蓄,构成中华餐饮文化的又一特点。综观中华大地,虽然由于地域、资源、历史、民族、文化、习俗、技法和味型的不同,全国各地逐步形成了风格迥异的餐饮文化。但随着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品种众多、风味独特的地方佳肴,不断地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共同构成了争奇斗艳、交相辉映的中华餐饮百花园。
这位副部长指出,餐饮文化的传播将越来越国际化和市场化。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东西方餐饮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融合。去年,中国餐饮业利用外资项目近八百个,合同外资金额超过十亿美元;在中国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前一百位企业当中,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总额占四分之一。今后,不仅会有一大批外资餐饮企业分享中国市场,还将有更多具有优势的民族餐饮企业“走出去”,在世界范围弘扬和创新中国餐饮文化。
姜增伟说,中国餐饮业也是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文化产业。有句话一直广为流传:世界上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必有中餐馆。许许多多的外国朋友,正是从接受中华餐饮文化开始了解认识中国的。这充分说明中华餐饮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的独特魅力和重要地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