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其做法,不同意其理由
厦门大学将开设高尔夫球必修课,引发了舆论论争。厦大校长朱崇实昨天回应说,厦大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开设高尔夫球必修课是承担起培育社会精英责任的体现。(《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10月19日)
但纯这几日笔者从电视中看到,大学生们对于高尔夫球的必修课,还是颇感兴趣的,事实上,从尊重大学的自主权角度来看,开设高尔夫球必修课,也并无不妥。 但厦门大学校长的解释,却将高尔夫球和精英教育联系起来,不仅让人觉得越描越黑,也让我们有理由怀疑,厦大校长是否错误理解了精英教育?
毫无疑问,大学需要培养精英,但如果将精英教育寄托于从高尔夫中培养,实际上是表错了情。高尔夫运动是精英众多生活方式中的一种,是一种休闲运动,就好比精英们爱喝的XO,爱抽的雪茄一样,都是精英的一种喜好,一种消费习惯,一种生活习惯,将这种习惯等同于精英教育本身,就有点牛头不对马嘴,即使学得再像,也是“形似而神不似”。如果过分相信这种所谓的“精英”教育,那么将很容易造就大量伪精英。
把精英的享受和精英的生活方式当成精英教育本身,是很肤浅的。真正的精英教育,应该和精英的享受无关,应该着眼于学生们独立学术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和学术能力,而不是看有多少人会打高尔夫。高尔夫毕竟仅仅是一种运动而已,论其规则、技术性,都不是太高或太难,即便一个庸人,也可能会打高尔夫,但即便如此,庸人也不会因为高尔夫就成为精英。在今天,我们没有必要太过于抬高高尔夫运动本身,它就是一项优雅的运动而已,大学生们学习学习,开阔一下眼界,这很好,但要将高尔夫赋予精英教育的内涵,恐怕就有点牵强附会了。总之,笔者赞同开设高尔夫必修课,但不赞成这种开设的理由。
高尔夫球课不应承受之责难
杨耕身在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高尔夫球要成学生必修课”受到人们的口诛笔伐之际,10月19日,上海财经大学的第一堂高尔夫球课正式开课。据悉,这是上财从2006年下半学年起新增的一项课程。
其实,有高尔夫教育的高校远非厦大与上财两所。在此之前,深圳大学已在全国率先开设了高尔夫学院,暨南大学、广州大学开办了相关专业,云南农业大学拟建高尔夫学院,北京大学也传出将在未名湖畔修建高尔夫训练场的消息。但公众的批评为何更愿意指向厦大?
一个可能是,在中国大学整体面临浮躁与功利指责的现状下,很多高校选择了一种只做不说的做法。就此而言,厦大所受到的批评,仅仅是在为朱崇实的“口无遮拦”买单。同时,也许由于是朱崇实言论当中流露出的“精英意识”,为公众所本能地排斥。除此之外,如果说厦大必应接受批评还有更多的原因,我认为是很难站得住脚的。
这首先在于,高尔夫本质是一项体育运动。既然游泳、篮球等可以成为高校课程,高尔夫一样也可以。何况正如朱崇实所解释的,“这个高尔夫练习场仅有3个洞,总共花了200万元人民币,比我们的篮球馆、游泳馆耗资小多了。”而且,也不会增加学生负担,“厦大学生除了每学期要自付50元到100元往返高尔夫球练习场的交通费之外,并不需要支付额外费用。”
其次,更多的“倒高派”们都无视了一个重要的前提,这就是高尔夫运动早已成为一种经济现象,其所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小视的经济支柱。查询有关资料可知,2000年美国高尔夫产业的产值就已达到620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千分之六。而如果把这一经济现象放在人们对休闲的需求日益增加的前景之下,其经济效益也不言而喻。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高尔夫运动也在不断发展中,而与之相应的是,中国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明显滞后,全国开办本科层次高尔夫经营管理专业的院校寥寥无几。这也就是说,当一根杆同样意味着一只碗时,那些“是给学生一根杆,还是给学生一只碗”的质疑,就显得有些懵懂了。
毫不意外的,在对于厦大的批评中,有人说起了“大学精神”。大学之大,的确不等于“(高尔夫)球场之大”。但是,创新却无疑是大学精神的内核之一。而大学这种适时准备为一些朝阳行业提供所需之才的做法,难道不正是一种创新吗?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现在的一些批评者为何竟然如此不能容忍厦大的创新之举呢?社会在转型期,大学也是,所以没人否认当下中国大学整体呈现出的一种浮躁倾向,大学也正因此不得不承受一些批评。而来自公众的批评,也的确表达着他们对转型期社会良好的期待。但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警惕一根批评的棍子会伤了“创新”的冲动,会限制了“大学精神”的存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