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
租房养老
昨天一大早,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徐老太像往常一样,从附近市场里买水果回来,热情地和其他老人打着招呼,看上去蛮惬意。
“老太太80多岁了,住到我们这里也很长时间了。 ”市社会福利中心工作人员说,“老人其实在市中心有一套住房的,子女不在身边,她一个人觉得过得孤单,就把房子出租掉,住到我们这里来了。
“市中心房子的房租,一个月近2000元,这样一算,除了敬老院1000多元的住宿和护理费用,老人自己还有零花钱,既不用麻烦子女照顾,又能和其他老人做做伴,你看,日子过得乐呵呵的。”
像徐老太一样,用这种“租房养老”方式入住的,在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已不鲜见。
“我们这里入住的700多位老人中,有20位老人是像徐老太这样的情况。”市社会福利中心翁主任说。
“这20位老人中,以独居老人为多,少部分是夫妻俩都住进来的。这些空巢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平常生活比较单调,他们想改变生活环境,让生活充实点,又不愿给子女添麻烦,就把自住的房子租掉,住到敬老院里来。
“这种情况,是目前老人养老方式的一种新趋向,我觉得,是一种更理性的养老消费。”翁主任说。
租房养老,杭州其他敬老院也在悄然流行。杭州市第二福利院李咏院长说:“我们这里入住老人184位,初步统计,有20多位老人是把自己的房子出租后,住到敬老院来的。
“有一对70多岁夫妻,先是大妈住进来,后来大伯身体不好了,干脆把市里面房子租掉,两个人都住进来了。”
空巢老人喜欢租房养老 总结起来四个理由
空巢老人为什么喜欢租房养老这种方式?从这10位老人的情况分析,大致可归纳出这样四个理由:
第一、从经济上考虑。房子出租,租金弥补敬老院日常费用外,老人还有节余,足够其他生活开支。
我们采访的这10位老人,租金是其中大部分人支付养老费用的主要来源,这也减轻了子女奉养老人的经济负担。
第二、相比一个人两个人居住,入住敬老院,能缓解老人精神上的空虚寂寞。
80多岁的吴老太说:“像我们这样的空巢老人,一个人困,最怕的就是孤独。以前住老墙门,老邻居们还有个照应,也蛮热闹。现在住在楼房里,邻居互相都不晓得叫什么名字。
“住在敬老院,这么多跟我年纪差不多的老人,大家有共同语言和兴趣,我住了4年,很开心的!”
第三、独居老人住到敬老院里,更安全更放心。采访中,有位老人就说:“我原来一个人住,就被人骗过钞票,我又不晓得他推销的东西是假的,就买了,结果被骗了40块钱。后来,孩子们就把我送到这里来了,还是这里好,我不用担心被人骗了。”
第四、入住敬老院的10位老人中,很多是因为子女没时间照顾、或无力照顾老人,还有的是老人不想麻烦子女。
原来住在沈塘桥的李老太,就是因为媳妇身体也不好,无力照顾老人,选择住进敬老院的。
给10位租房养老的老人算笔账
这样租出住进到底合不合算
租掉自己的住房,住到敬老院里,认真算起经济账来,到底怎样?
我们选择了杭州一家市级敬老院,详细采访了10位现入住其中的租房养老的老人,简单统计如下:
一、蒋老太
年龄:82岁
原住房地址:南星桥
租房收入:1100元
月退休工资:700-800元
敬老院开支:1250元
节余:550-650元
二、李老太
年龄:85岁
原住房地址:沈塘桥
租房收入:1500元
没有退休工资
敬老院开支:1100元
节余:400元
三、邱老太
年龄:69岁
原住房地址:嵊州,住房已出售
月退休工资:1500元
敬老院开支:900元
节余:600元,还有住房出售款
四、张老太
年龄:83岁
原住房地址:东新园
该住房原来用来出租,刚刚出售
没有退休工资
敬老院月开支:1000元
售房款项,足以支付敬老院开支。
五、许老太
年龄:78岁
原住房地址:拱宸桥
租金收入:700元
月退休工资:700-800元
敬老院月开支:1000元
节余:400-500元
六、俞老伯
年龄:76岁
原住房地址:竹竿巷
租金收入:1300元
无退休工资
敬老院月开支:700元
节余:600元
七、程老伯
年龄:77岁
原住房地址:城站
租金收入:1300元
无退休工资
敬老院月开支:900-1000元
节余:300-400元
八、杨老伯
年龄:82岁
原住房地址:杭钢
租金收入:500元
月退休工资:800-900元
敬老院月开支:1000元
节余:300-400元
九、吴老太
年龄:87岁
原住房地址:皮市巷,未出租
月退休工资:2000元
敬老院开支:1200元
节余:800元
打算:为让生活更好一点,吴老太打算把房子出租。
十、陈老太
年龄:76岁
住房地址:九莲新村
租金收入:1500元
月退休工资:2000元
敬老院月开支:1200元
节余:2300元
算算这10位老人的经济账,他们出租住房,住进敬老院,租金加退休工资,除去养老院开支后,多数都还能有300元以上的节余,有的甚至更多,这足以维持老人平时的日常生活开支。
非金融方式的租房养老
实用且可操作性强
还有一种以房养老的方式:非金融方式,即老人把大房子卖掉,换个小房子住,或者出租、出售住房,以此资金来支付入住养老机构的费用。
“具体操作就像你采访的十位老人一样,这种非金融的养老方式,浙江民间已有尝试,它的可操作性强,也比较实用,给老人提供了多元化选择。”柴教授说。
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翁主任说,老人拿出租房子的租金来养老,过世后,还可以把房子留给后代,这一点也很重要。在很多老人的传统观念里,还是希望能为后代留下一些遗产,选择这种养老方式,老人觉得心安。
以房养老两模式
国外多反向抵押贷款
仔细分析起来,这种租房养老的办法,其实是“以房养老”诸多模式中的一种。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柴效武教授研究“以房养老”多年,柴教授说,“以房养老”,一般分为金融方式和非金融方式两种。
金融方式具体细分有十多种,国外最为典型的,是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模式:老人将住宅抵押给银行,定期取得贷款,用于养老。到老人过世后,再结清总账,可能是用房还贷,也可由其子女另外筹措钱财还贷,将已抵押的住房赎回。
“这种模式已在美、日、英、澳等20多个国家相继推出,也受到很多老年人的欢迎。还有一种金融方式,是把住房抵押给保险公司,具体操作,跟抵押给银行的基本相同。”
柴教授说,目前在国内,这些金融方式的以房养老模式都尚未开发,但是已经引起银行业、保险业的广泛关注。
包括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公司在内的多家保险公司,都有意酝酿推动以房养老业务的研发,同时,浙江省的多家银行,也对此表现出浓厚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