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北日报编辑部、省档案局(馆)联合主办
题字:孔庆德(长征亲历者、原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创意:江作苏 石山
策划:蔡华东 吴绪成 于斌
统筹:陈剑文 李云述 张晓峰 王平 姚岷
图片:省档案局(馆)提供
感言:
70多年前血与火的革命斗争,在荆楚大地留存了许多烽火见证,人们用红军街、红军树、红军井、红军墙、红军堤、红军洞、红军田、红军渡、红军桥等等为它们命名,以铭记、缅怀红军的丰功伟绩。
著名的“红军街”洪湖瞿家湾、红安七里坪、阳新龙港,曾经分别是湘鄂西、鄂豫皖、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首府。近日,我们前去寻访历史、感受现在、展望未来,心潮起伏,景仰之情难以言表。
“洪湖精神”励后人
记者张晓峰 通讯员吴洁红安县七里坪
洪湖的波涛,依然像70多年前一样,拍打着瞿家湾码头的石阶;微风穿过600余米长、5米宽的古老街巷,带来阵阵凉意。明清风格的建筑高低错落,马头状的屋檐刺向天空。
仲秋时节,我们走进瞿家湾老街,走近一段峥嵘岁月。
漫步街头,只见众多房屋的门楣上方,分别悬挂着“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中共湘鄂西省委员会”、“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等白底黑字的牌匾。岁月磨砺、风雨剥蚀,牌匾上的字体愈显苍劲。
跨进苏维埃省府旧址,我们仿佛置身于先烈当年英勇杀敌的战场;橱柜里,这边陈列着贺龙、周逸群同志用过的印章、土茶壶,那边摆放着湘鄂西省农民银行发行的各种纸币、铜币、银币;陈列架上,是红军战士、赤卫队员们反“围剿”用过的抬铳、土炮、梭镖、鱼叉。
在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内,贺龙同志的卧室窄小而简陋,仅有一把木椅、一张旧方桌和一张老式小床,床上的蚊帐和粗布被单打着许多补丁。
在当年红六军下湖出征的地方———“红军渡”,我们碰到镇上唯一还健在的老赤卫队员、92岁的瞿宏盘。老人耳不聋眼不花,为我们唱起了当年送别红军的歌谣:“洪湖水,明如镜,红军来了得翻身,手提麻罩下湖去,打个鲤鱼送红军。”
瞿家湾老街管委会主任瞿兆利介绍,河湖港汊,是洪湖根据地最大优势。当年的洪湖,河湖港汊密如蛛网,芦苇林、蒿草林、荷叶林随处可见,便于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红军时代的洪湖游击战争支持了数年之久,是河湖港汊能够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根据地的证据。”
正是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孕育出为了实现革命理想,敢与天大的困难“叫板”,甚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砍头只当风吹帽”的“洪湖精神”。据统计,红军烈士中,有名可查的洪湖人就有3144名。新西兰人路易·艾黎当年曾动员国际社会支持洪湖根据地,他写诗称赞“洪湖精神”:“它超越了卑微的琐事,万众的幸福才是它不懈的奋斗目标。”
走出老街,放眼四望,但见瞿家湾新镇道路宽阔笔直,水渠清澈明亮,厂房高大,民居气派,这里的风物已打上当代文明的强烈印记,与老街的古朴相映成趣。
镇党委书记、镇长陈祥说,瞿家湾镇去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20元。眼下,2.8万老区人民正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以“洪湖精神”建设美好家园,不辱“国家重点发展城镇”、“湖北省文明镇”的光荣称号。
离开瞿家湾时已是傍晚,湖边已有渔火点点闪烁,此时我们的脑海里再次响起路易·艾黎的诗句:洪湖精神诞生在湖畔小镇瞿家湾,不妨在这里歇歇脚,思索一下如何造就更多忠于洪湖精神的人,使它化为身心的一部分,并融合在他们全部的工作中。
不愧当年七里坪
记者刘娜 通讯员吴剑洪湖瞿家湾
金秋十月,红安县七里坪镇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南来北往的土特产商云集小镇,农家的板栗、花生、黄豆刚刚晒干,就被他们抢购一空;街头副食店的生意出奇的好,店老板不得不每天起早到县城进货;摩托车“突突”的发动声、商贩们讨价还价的吆喝声和孩子们追打笑闹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忙完了这季秋收,就上省城给儿子买个学习机。”繁华街面背后是古韵犹存的长胜街,两名妇女悠闲地坐在小凳上剥花生,“我也想给孩子买一个,几百块钱,也不贵。”
瓦楞上的飞檐翘角处,午后的斜阳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洒在女人的脸上,安静而祥和。
谁能想象,70多年前,这里还是硝烟弥漫的战场,黄麻起义在这里爆发,红四方面军从这里出发,迈向艰苦卓绝的西征之路……
长胜街是一处保存较好的清代古建筑群,全长500多米,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革命遗址18处之多。
每一处遗址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
沿着青石板路由北向南,首先看到的是秦绍勤烈士纪念碑。碑文上刻着:英雄秦绍勤,开膛剖肚在北门,宁可自己死,不连累别人。这是当时的苏区群众歌颂革命烈士的歌谣,说的是21岁的秦绍勤被国民党反动派钉在木柱上剖肚挖心,也不向敌人屈服的英雄故事。
往南走十几米就是当年的七里坪工会———潘氏祠。黄麻起义前夕,七里坪“柯义生”杂货店店员郑行瑞发动串连,成立店员工会,用工人制造的第一支“撇把抢”,镇压了反动商会会长李业陔,展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
在长胜街中段,有一幢颇为壮观的房子———前排五间,中排有天井、耳房,后排五间,均为架柱结构,临街为黑漆门板,这就是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红四方面军的指挥部所在地。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在西门河成立,指挥部就设在这里。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红旗卷起农奴战,工农翻身作主人”,一队队头戴八角帽的红军战士从这里开赴前线。指挥部里,灯火通明,通宵达旦。徐向前、吴焕先等领导干部在烛光下讨论攻打红安县城的部署,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进而又挥师南下,发动著名的“黄安战役”,活捉敌师长赵冠英,粉碎敌人的第三次“围剿”,写下了中国革命史的光辉一页。
苏维埃七里合作会堂、苏区经济公社、鄂豫皖苏维埃银行、中西药局,鳞次栉比的古老店铺似乎在诉说着当年的繁华。
而今的长胜街俨然成了安静的背街小巷,在他的周遭,一个新的长胜街正在生长。也许,这正是七里坪的革命先烈所期望的。“残垒犹存旧战痕……不愧当年七里坪”,1958年,董必武同志视察七里坪时,曾经挥毫赋诗。如今,这首承载着老一辈革命者厚望的诗作,已成为老区人民前进的精神动力。
七里坪镇党委副书记顾兴胜告诉记者,七里坪已被列入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还是湖北省为数不多的重点建设口子镇。目前,镇委一班人理清了发展思路,确定了“开辟红色旅游线路,发展特色农业”两大战略,正在向“建设全国老区第一镇”的目标迈进。
薪火传承在龙港
记者龙华 通讯员彭书桃龙港红军街.
鄂东南龙燕区苏维埃政府、鄂东南工农兵银行、鄂东南政治保卫局、彭德怀旧居、鄂东南中医院、鄂东南总工会、鄂东南苏维埃政府、鄂东南特委……秋日,我们漫步阳新县龙港镇老街,仿佛置身于一座革命历史博物馆。这条600米长的“红军街”上,曾经演绎了多少红军的故事。当年16岁的张腊梅就在这条街上,把自己新婚不久的丈夫送进了红军队伍。
在龙港福利院里,我们见到了年近九旬的张腊梅老人。1932年,她送走了自己的丈夫。18年后,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她得知丈夫已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悲痛之余,老人依旧默默担负起家庭的重担,伺候公公婆婆,直至为他们送终。“当时的龙港人民,‘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一心一意为革命,为巩固红色政权,扩大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龙港革命纪念馆馆长李朝华说,早在1925年10月,共产党员肖作舟(武昌农讲所学员)、华鄂阳(留苏学生)受中共湖北省委派遣,在龙港建立了阳新第一个党支部。1927年9月,中共湖北省委在龙港组织秋收暴动,率先点燃了武装斗争的烈火。随后建立了区、乡、村各级苏维埃政权,使龙港成为湘鄂赣边区鄂东南最早的红色区域之一。
在龙港革命纪念馆里,保存着从1929年秋至1930年夏,彭德怀、李灿、何长工率红五军各纵队先后进驻龙港,开辟鄂东南根据地的众多革命资料。当时龙港人民踊跃参军参战,使红五军迅速发展壮大,打下了组建红三军团的坚实基础。1931年初,直属中共中央的中共鄂东特委迁到龙港,同年8月,中共鄂东特委改建为中共鄂东南特(道)委,隶属中共湘鄂赣省委,管辖湖北、江西及湖南等三省的21个县,600多万人口。鄂东南苏维埃政府、红军独立第三师、鄂东南工农兵银行、红军后方医院、兵工厂、彭杨学校等48个机关在龙港相继成立,汇集在老街两旁和周边。龙港成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老街更是中心的中心。
在老街55号的彭德怀旧居里,工人们正对这栋徽派建筑进行维修施工。李卫华师傅指着天井边的一栋屋子自豪地说:“彭老总当年就在这里指挥着红五军,和敌人打了大大小小上百次战斗,这可是红军的‘大脑’和指挥部。”
在龙港的日子,的确给这位身经百战、战功卓著的名将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曾在《彭德怀自述》中写道:“至阳新县龙燕区,该地群众对红军的热爱,比平江群众有过之而无不及……”“1932年,由于反‘围剿’斗争失败,鄂东南道委等机关和发展壮大了的红军逐步撤离了龙港,转移至江西,为后来中央红军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李朝华馆长说。
全国解放后,有着辉煌的革命历史的龙港人民不甘落后,积极发展粮、棉、油、茶、麻、果、渔等农业种养植;利用106国道贯穿全境的便利,发展商贸流通业,全镇建成小商品、农贸、粮油、竹木、仔猪、水果等六大专业市场,辐射半径60余公里,是鄂赣边境两省四县十六个乡镇的物流中心和商品集散地。2005年,全镇工商税收达460万元。目前,该镇正在积极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夕阳下的龙港一角,彭杨学校,这所昔日的红军军校里传来朗朗读书声。新的教学楼建在彭杨学校旧楼的不远处,新旧两个时代的建筑显示出强烈的对比,老楼屹立不倒,新楼拔地而起,孩子们担负着传承古镇文明的重任,也预示着红军精神和老区精神薪火相传。
链接
红军洞: 位于七里坪镇草鞋店村鸡公寨东半山山腰上,距七里坪9.5公里,洞里可容纳20余人。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奉命长征后,留下的红军游击队常居此洞。
红军树: 位于洪湖市汊河镇洪城渔场的洪湖岸边,是当年苏区军民的消息树:当红军来时,人们在树上挂红灯笼,通知湖上的乡亲上岸;当白匪来时,就挂起绿灯笼,通知湖上的红军和赤卫队员警戒。
红军井: 位于龙港镇上泉村。1930年,红军在村旁挖井一口,引山泉入井,井水清甜甘洌,当地群众命名为“红军井”。井边立有一碑,上书:饮水思源,红军井。至今,群众吃用此井水。
红军田:
位于龙港镇上泉村。1930年前后,红军战士与当地百姓一道,开垦山边荒地,种植水稻,自力更生,发展生产。至今,稻田依旧,郁郁葱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