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台北十月二十日电(记者陈立宇 邢利宇)台湾大学学者参与的一项研究发现,地壳深处的无机环境中,存在着不需光合作用供能,仅依靠岩石能量就已生存两千万年的微生物族群。
台大二十日下午举行记者会,发表这一突破性研究成果.
据介绍,这一全球首例的研究成果,是由台大地质系助理教授林立虹与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的研究团队发现。 林立虹和台大海洋研究所助理教授王佩玲是研究论文的主要作者,该论文刊登于今天出版的权威杂志《科学》中。
林立虹指出,这项研究是在南非一处金矿坑进行,前后持续三、四年之久,为了进行研究,他曾进出矿坑三十多次,终于在距地表三公里深处岩石裂隙的水脉中,发现仅仅依靠地质作用产生的硫酸盐、氢气等能量而生存的微生物聚落。
他表示,这个独特的微生物聚落所进行的新陈代谢作用非常单纯,完全不同于地表微生物聚落的多样性,而人类与居住于地表的生物所依靠的能量,都是经由光合作用的植物或藻类转换成太阳能,并透过构成食物链而取得。这项研究结果证实,在阳光无法到达的地底无机环境中,生命会寻求和依赖其他能源生存,其所使用的能量,完全不同于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
林立虹表示,科学家也可藉由这次发现,继续探索生命存在于太阳系与其他星体的可能性。
他说,由于南非地层与火星类似,因此这项研究成果也许意味着,在火星或其它星体的地下深处,可能存在着不需依靠太阳能量生存的类似生物聚落。
(责任编辑:梅智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