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呼吁——从源头上刹住“恶搞”名著之风
“恶搞”名著类图书借用原著中的人物和框架,讲述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低俗面,对青少年有百害而无一利。
雷成
“这是在糟蹋老祖宗的东西!”昆明市某中学语文教师马晓东最近发现,一本名叫《大话红楼》的书对《红楼梦》中的人物和情节的扭曲和篡改已经达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
自称“老少皆宜”、有“开胃大餐、通便利尿”功效的这本书中,宝黛初会是宝玉“性骚扰”、跳脱衣舞的闹剧,晴雯撕扇变成了用榔头砸空调,大观园内众姑娘逢年过节都要穿着“比基尼”选美,黛玉成了“二奶”,宝钗又有了外遇……
后来他才知道,学生上课时偷看而被没收的这本书,仅是“大话四大名著”系列中的一本。
马晓东说,“四大名著”之所以被奉为经典,与其个性化的语言、高雅的情趣立意不无关系,而这类“恶搞”的书中却千人一面地语言粗鄙、行为怪诞不经。可以说,这些书是借用了原著中的人物和框架,来讲述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低俗面。
在教学实践中,马晓东早就意识到学生对名著敬而远之。他所教的初三两个班,不少学生说不全“四大名著”是哪几本,对书中的经典人物也常常张冠李戴。有一次,他布置学生阅读《西游记》中的某些章节,一个月后检查,完成者寥寥。他也理解,古典名著对学生来说比较晦涩,学生文言功底不够,难以领会其精妙之处。令人担心的是,这类“恶搞”书籍打着“改编”的旗号趁虚而入,会干扰和误导青少年对原著的认知。
“成人也许会一笑而过不当真,可青少年缺乏鉴别力,需要正确引导。”在马晓东看来,个别出版商丧失文人良知、忽视社会责任将其集结成书、出版监管部门监管不力、书店将其堂而皇之地摆在“校园文学”区域,都为此类书籍在学生群体中的广泛流传“松了绑”。
“恶搞”文学源于网络,这类拿经典文学作品“开刀”的文字也不例外。据了解,笔名“牛黄”的作者先是在网络上发表“大话名著”系列,受到不少网友的追捧,也许正是受此鼓舞,作者将书稿寄给了某民族出版社。
据出版这套书的责任编辑思先生回忆,当时作者主动联系出版社后,他们认为书稿不错,便向省新闻出版局提交了选题申请,没过多久便批复下来,同意出版。
他认为,这套经改编过的书与原著是“两码事”,“不存在误导青少年这种问题”。“韩国、日本也改编了三国、水浒,都是为了迎合本国青少年的需要嘛!市场上这类书也很多。”
云南省新闻出版局图书出版处处长岳华介绍说,新闻出版总署对出版物的内容审批有严格的规定。但她表示,监管部门只能从数百字的选题申报简介上来进行判断,难免百密一疏。
有识之士指出,如果说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巨大是把关不力的理由,那么,对于网络文学的结集出版,就应该慎之又慎。网络阅读是“浅阅读”,追求的是表面上的快感和乐趣,而一旦印成图书,似乎就被赋予了“主流文化”的意味。
网易文化专栏作者郑子语说,这类媚俗文字一味降低写作姿态,为博人一笑而装疯卖傻,对青少年有百害而无一利。
专家指出,文学名著的通俗化并不等于庸俗化。低俗的“恶搞”和解读性的改编,两者之间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界线。经典名著不容轻浮地篡改,要重塑严肃文学的正统地位,为青少年成长创造健康的舆论环境,就应在出版的源头上把好关,刹住这股“恶搞”之风。
本报昆明10月20日电 (责任编辑:赵志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