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模拟人大常委会会议的活动,缘何让众多参与过的学生难忘?除了“过把瘾”,他们又从“走进人大”活动中收获了什么?昨天,记者倾听了来自本市市东中学、复旦附中、曹杨二中、向明中学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等数名大、中学生担当“主任”、“副主任”、“委员”后的经历和感言。
“就是当‘主任’,也只能投一票”
刚刚就读上海政法学院的学生王硕是上海市东中学的毕业生。今年2月,他有幸成为本市第一批参加“走进人大”活动的中学生代表,并模拟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中“主任”这一要职。
“我从前一直认为,当上人大常委会主任一职就能左右议题的通过。体验过才知道,就是主任,也只能投一票!”王硕坦言,当时模拟常委会在审议一项关于学生课本循环利用的议案时,他内心非常希望议案得以通过,然而,表决结果依旧以反对票居多,决定最终未获通过。这个小小的活动细节让他深刻地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模拟实践,是政治课最好的补充教材
在广大中学生的政治课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必上的一课。然而,不少“过来人”也坦言,书本上的这些知识“只要考试一过,就全部忘记”。
今年5月,复旦附中的近70名学生体验了模拟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过程,回来之后,“走进人大”就成了一个流行话题。复旦附中的学生干部裘佳婕目睹同学们热切的渴盼,大胆地让“人大走进校园”,学生们可以在学校模拟人大常委会会议,让这一活动成为中学政治和德育教育最好的补充教材。
实现从“低头”到“抬头”的转变
通过每月坚持举办一次“走进人大”主题活动,众多年轻的学子和公民正经历着从“低头”向“抬头”的转变。
“过去很多同学一直埋头于自己的小圈子里,可谓两耳不闻天下事。”曹杨二中的姜晟颖坦言,“走进人大”使她和身边的同学意识到,作为高中生除了做作业,依旧有“大事”可做。“‘抬头’关心国家大事,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这是我们年轻一代必须具备的素质。”
本报记者 樊丽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