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组歌》永远唱不够
采访-本刊记者蒋晔
图-马子跃提供
1964年,马子跃入伍,成为战友歌舞团的一名团员,刚入伍的他眉清目秀,嗓音甜美,对未来的一切充满了憧憬。 第二年,战友歌舞团排演《长征组歌》,作为合唱队最年轻的队员,他站在最后一排的最边上,看上去那么的不起眼。
长征对马子跃来说,是“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啃树皮、行军打仗”,就像人们说的“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
”。那种苦应该通过演唱表现出来,但是,感性的认识通过想像怎样才能表现得逼真呢?
每次排练前,团里请将帅们给合唱队员作报告,讲述那段过去的历史。很多将帅都是当年长征时的红小鬼,长征亲历由他们口中而出,深深地感染了马子跃,每听一次报告,再去唱歌,总有一些新的感情渗入他的歌声中。
1965年8月1日晚上,在北京民族宫礼堂,战友歌舞团首次演出《长征组歌》,马子跃依旧站在合唱队最后一排的最边上。他能清晰地听到他的声音融入整个合唱的旋律中,他自豪地感到自己是演唱《长征组歌》的一员,自己的稚嫩嗓音是整个宏伟的《长征组歌》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那天,台下,周恩来总理在认真倾听他们的演唱,并在结束后和演出人员亲切合影留念。
《长征组歌》由总政治部主任肖华作词,晨耕、生茂、唐诃、遇秋作曲,是一部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创作的大型声乐套曲,完整的名字为《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当时,肖华在病中创作了歌词,交给战友歌舞团团长晨耕等人谱曲。晨耕、生茂、唐诃、遇秋写完曲后,一起赶到肖华养病的杭州,四人一同哼唱了整个套曲,并听取了肖华的修改意见。首演获得了巨大成功,除了文革停滞的八年,40多年来,《长征组歌》一共演出了1000多场,并入选20
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
回忆起往事,马子跃感慨《长征组歌》里凝聚了太多革命前辈的心血,是自己需要用心去演绎,用一生的热爱去珍视的曲子。
从1964年起,每次《长征组歌》的演出,马子跃都参加,每次演出时对长征那段历史的理解与感悟都有新的变化,可谓时唱时新。
2005年1月15日,遵义会议召开70周年,马子跃在遵义参与《长征组歌》的演出,61岁的他是整个合唱队中年龄最大的一员。谈起《长征组歌》,他不免热泪盈眶。“时代变了,年龄变了,情感也不一样了,感觉现在比以前对《长征组歌》的理解更深刻了。以前以为长征就是艰苦的行程,现在,经过每一次《长征组歌》的演出,每一次都沉淀出新的理解,长征以更深沉的精神印刻在我心中。我唱它,不仅仅是演绎过程,更是努力体现70年来长征精神在岁月中的痕迹,每多唱它一次,我脑海中浮现的长征进程中的生活画面便更清晰。每次唱它,我都感到歌声唤醒的是人们对那个时代的回忆与燃烧的激情。我不仅唱给观众听,同时也是为自己的激情而唱。《长征组歌》反映的是一种精神、理想、文化、追求与道德。我总觉得《长征组歌》怎么唱都唱不够。”这些话语真切地反映了一名唱了40多年《长征组歌》的老合唱队员的心声。
当初,革命将帅给马子跃他们讲长征历史以及该如何去演绎组歌中的革命精神;后来,面对青年队员,马子跃是老师,是前辈,他一次又一次地给他们讲当初将帅们给自己讲过的话,也讲自己多年演唱《长征组歌》的切身体验。
今年8月,战友歌舞团重走长征路,参观了革命老区瑞金等地,参观了烈士陵园与革命纪念碑,年轻的合唱队队员回北京后纷纷向马子跃述说自己的心得。领唱之一李晖说,见到革命老区的老百姓后,对《长征组歌》的感情突然得到了升华,自己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觉得自己的演唱是再现历史,非常有意义,他边说边哭,很让马子跃感动;乐队中弹竖琴的陈菲菲说,重走长征路进行《长征组歌》的演出,让她有了“长征感动了我,我感动了观众”的新体验。新一代《长征组歌》的演唱者们在成长,继承了前辈演唱者的事业,同时延续着长征精神。那些40多年前的首唱者们依旧在唱。他们成立了“老战友合唱团”,在业余时间继续唱着《长征组歌》。
今年4月,1965年首唱的队员们聚会,他们中,少了一些人的身影,曾经的领唱之一马国光离世了,首任指挥唐江也去世了……生者感慨万千,彼此鼓励,轻声唱起了《长征组歌》,唱起了永远都唱不够的革命精神的旋律。
(责任编辑:李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