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已经过去70年了,但它今天仍强烈地感动着中国和世界。长征之所以有如此恒久而深远的影响,不仅在于它是世界战争史上的旷世奇迹,而且在于它是一座精神丰碑,是一部博大的教科书。
这是一部充溢着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教科书。长征是人与自然的较量,是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力量的较量,也是党内正确思想、正确路线与错误思想、错误路线的较量。在如此险恶、多变、复杂的境况之下,是什么力量鼓舞和推动着红军将士高昂着头颅前进?是一切为了“苏维埃”、“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念。红军将士坚信,只要紧跟共产党,革命一定会成功,人民一定会解放,胜利一定会到来。
这是一部充溢着百折不挠、英勇牺牲的教科书。长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而是险象环生,历时两年之久不停息的苦斗。据斯诺《西行漫记》记载,在上有飞机轰炸,下有敌人围追堵截的险恶环境中,红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共爬过18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突破湘江、两占遵义城、四渡赤水、攻克娄山关、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激战腊子口,等等,每一个壮举都惊天地、泣鬼神。
这是一部充溢着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教科书。长征初期,由于党内“左”倾错误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使党和红军一度陷入绝境。在这种形势下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解决自己重大问题的会议,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典范。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中央军委,坚持从实际出发,确定正确的战略立足点,实行高度机动灵活的战役战斗指挥,适时进行战略任务的转换,终于使红军摆脱困境。长征的胜利,是从实际出发指导战争的结果,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胜利。
这是一部充溢着团结统一、患难与共的教科书。红一方面军在翻越雪山后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时,长途跋涉的一方面军将士几乎都是衣衫褴褛、骨瘦如柴。四方面军准备了大量的粮食衣物迎接一方面军。在整个长征过程中,红军上下之间、官兵之间、军民之间、各路红军之间和红军与少数民族之间,无时不体现着同甘苦、共患难、心连心的同志情、战友爱。正是这种团结,从整体上大大提高了红军的战斗力。
这是一部充溢着军民一家、鱼水情深的教科书。一首《十送红军》,让人荡气回肠。红军是人民的队伍,“人民是革命的母亲”。党和红军有了人民的拥护、支持、帮助才能生存和发展;人民群众有了党的领导,有了红军的英勇奋战,才不受压迫和剥削。长征的历史,就是一部军民唇齿相依、生死与共的动人篇章。
长征是一部读不完的书,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藏。值得我们细细咀嚼,慢慢品味,永久珍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