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突破乌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二万五千里漫长征程,处处是硝烟。70年前,一支诞生在中国的红色队伍,用血与火写就了在中国革命史上最为关键最为浓墨重彩的一段。中国工农红军在这二万五千里的艰险征程中展现出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可贵精神,是为长征精神。
今日是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日,本报特别策划组织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特别报道”,成功寻访到包括贺龙堂弟、张闻天警卫员等老红军,他们的回忆再现了当年的峥嵘岁月;在已入中年的老红军儿孙辈身上,可看到长征精神在闪光;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报道,告诉80后、90后的祖国接班人:继承长征精神,延续长征精神,对于今天的我们,对于我们的未来,很重要。
饥饿远比战火更可怕
红色人物一:贺文玳
今年90岁,12岁参军,贺龙堂弟。长征期间追随贺龙,曾担任贺龙随从警卫、红二军团司令部作战参谋。除参加长征外,在1939年抗日战争中的河北“齐会战斗”中同贺龙师长一起负过伤。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四川省检察院副检察长、省政协常委兼法制委副主任。
曾经跟随贺龙翻雪山、过草地,走过辉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贺文玳,如今已经是一个耄耋老人了,精神依然矍铄,回忆起那段艰苦卓绝的长征岁月,老人只说了一个字———苦!
70年前的那场旷古之战,对老人来说,犹如发生在昨日一样,一切都是那么清晰。凝视着当年佩带的袖章、徽章和珍贵的老照片,老人讲述了他在长征途中亲历的一件件感人故事。
除了敌人还有饥饿
说起当年的漫漫长征路,老人说,那时,啥都不怕,就是害怕没吃的,“饿啊!连草根树皮都没得吃,饿死了多少人啊!”1935年11月19日,老人所在的红二军团在贺龙的率领下,从其家乡湖南桑植出发,开始了充满艰难险阻的革命征途。一路的战火纷飞中,贺文玳最难忘记的却是饥饿。
“吃草根树皮,这可不是瞎编的。那时候一条路上都是行进的部队,到了荒无人烟的地方,走在后面的部队经常连草根树皮都吃的,因为前面的部队把这些都吃光了啊!”贺老说,吃皮带和草鞋的经历几乎每个长征战士都有过,也许现在的人听来觉得不可思议,“可那时候这太正常了!”说到这儿,贺老还幽默地说,“那时候我们拉的大便都是绿色的呀!”
过著名的天险腊子口时,红军和敌人的部队相持了很久,最后终于通过攀崖从敌人的后腰进攻,打跑敌人,红军才顺利越过天险。随后到了一个镇子,由于部队很久没吃过粮食了,司务长便去集市买粮和菜。当地有一种类似锅盔的大饼,脸盆大小,一本书那么厚,十几天没吃过饭的司务长太饿了,忍不住一口气就吃完了,却因此胀破了胃肠而死。
永世难忘的雪山草地
“草地好多吃人的淤泥坑!”贺文玳口中的“淤泥坑”,就是我们在书本和电影中熟悉的沼泽地。和众多经历了长征的老红军一样,过雪山时,由于草原里没有路,部队行军都是凭着感觉朝目的地方向走,根本辨别不出来哪里是沼泽地,“那个东西(沼泽)很厉害,只要脚一踏进去,就很难爬出来了!”沼泽地吞没了无数战士的生命,贺老说他就曾亲眼看见一匹驮了军粮的骡子从眼前消失在草地之下。
“雪坑也是一落下去就出不来的吃人窟窿!我们过的雪山都是常年积雪的,有些坑洼的地方被雪填满,外面根本看不出来!所以当年爬雪山的时候最害怕掉进雪坑里!”
“乌蒙磅礴走泥丸”,再恶劣的自然环境,在红军面前也变得不值一提。谈笑间,当年的生死存亡早已经被贺老置之度外,他饶有兴趣地传授起了红军战士用生命换来的“野外生存经验”,“哪里草长得特别高,还围成圈的,里面就是淤泥坑,千万别进去,万一不小心踩进去了,千万别动,马上躺倒,慢慢往外滚,还有可能逃出来。”
苦中作乐 贺龙钓鱼给兵吃
作为跟随贺龙多年的警卫员,贺文玳对贺龙充满了敬意。“他是一个特别爱兵的人,只要一到驻地,他就会四处看望伤病员。”回忆中,贺龙的逸事一幕幕浮现在贺文玳眼前,他似乎闻到了没放盐的鱼汤味,“贺龙爱钓鱼,那时候每天太阳落山前我们就会停下来安营扎寨,碰到有水坑的地方,警卫员就用竹竿系上草绳拴上蚂蚱或者蚯蚓做成鱼竿,贺龙拿着鱼竿就开始钓鱼了。高原里的鱼不怕人,特别好钓,基本每次都能钓到,多的时候能钓一大盆。贺龙就让炊事员把这些鱼熬成汤让大家喝,那时候没盐啊,可就这没盐的鱼汤也算是美味了,总比喝脏水强啊!”
苦中作乐、不怕牺牲的30万红色大军,到达陕北时仅剩余3万人,令人恐惧的死亡,在长征途中竟然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隔几天就能听见又有战士牺牲的消息!”贺老说,一路行进,总能看到战士倒下的躯体,“埋了战友继续前进”,这就是红军战士们面对死亡的镇定。“打进部队那天开始,就已经做好了随时都可能牺牲的思想准备,哪里会有什么怕的感觉啊!”面对记者的惊讶,贺老说,不畏牺牲说的就是红军战士,“都说红军是给穷人打天下的嘛,在家里只能继续给地主干苦工被剥削,只有当了红军才有出路,所以那时候部队有很多十几岁的小红军。当时进了部队就只想跟着共产党打天下,根本不知道怕为何物!”追忆往昔,贺老说,如今亲历长征的老红军还在世的已经不多了,可长征精神应该代代相传下去,“这些可都是那么多牺牲的红军留给我们的好东西,可不能忘不能丢啊!”
红色记忆脑袋提在手上干革命
红色人物二:王其仁
93岁,1913年4月15日出生在江西省永丰县上固乡中车村,3岁时母亲去世,靠父兄带大,生活艰苦。1933年3月在苏维埃政府号召下踊跃参加红军,1934年10月,随红一方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长征。曾给张闻天当了一年多的警卫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四川省档案馆馆长。
历史的长河涤荡了岁月,当年跟随毛主席带领的中央红军大部队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老红军王其仁今年已经是93岁高龄了,可经历过炮火洗礼的他,看起来依然很硬朗。提起那段难忘的岁月,王老的目光变得很是深邃,他的思绪已经飘向了当年的无边草地、皑皑雪山……
抓着马鬃过赤水
1935年8月的一天,红一方面军一团来到了离松潘县若尔盖草原约17公里的地方准备过草地,可没想到一条宽200多米的无名河挡住了红军的去路。河水虽然不是很深,可水流却很急很猛,“那时我们年龄都很小呀,十几岁的孩子,要过河可是相当危险的!”说起当年的惊险,王老显得有些激动,他说,那时部队里几乎没有渡河装备,想来想去,最后决定靠马过河。“一匹马上要带五六个人!怎么带呢,马背上挂两个人,马鬃两边一边一个,再一个人抓着马尾巴,最后马头上的缰绳再抓一个。”王老的描述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可这恰恰是真实的长征故事。
轮到王老过河时,他和另外一个小兵被安排抓住马鬃,背上骑一个大个子,马尾巴上吊两个小个子。“水太急了!走到一半正在河中间的时候,马头突然一甩,我们俩就被甩掉了!”王老和战友当即被湍急的河水冲走,危急关头,王老靠着自己不错的水性“随波逐流”,拼命往岸边靠,最后终于脱险上岸了。可那位战友,却因为不会游泳,加之体力耗尽,最终不幸地被淹没在波浪中……“就因为小时候学会了游泳,让我捡回了一条命!”王老颇为感慨地说,为过这条河,部队几乎耗了一天的时间,这次有惊无险的经历,让他以后干什么事都多了一份力量,也多了一份谨慎,他说,“人就是要多学本领,需要的时候就会用得上。”
扔下饭碗就打仗
想起当年的情景,王老一个劲地说,当年的红军都是把脑袋提在手上干革命的,“吃了早饭,不知道能不能吃上午饭,为啥?到处都是敌人,部队边前进边打仗,有时吃着吃着就开始打仗了,饭碗一扔就上战场了,随时都有可能死啊!”当时敌人都走大路,驻扎在城市,红军就避开敌人走山路,而且经常晚上走,因为白天有敌机,能看到部队,从山里走或者晚上走,敌机就看不到红军在哪儿。为了赶路,很多战士都用茶盅盛着饭,边走边吃,这还算好的,有时候根本没吃的,还要走几十上百里路,“那会心里想的都是一定要突出去,哪管饿不饿啊!”
说到死亡,王老的语气有些沉重,虽然面对枪林弹雨他不曾畏惧过,可如今时隔多年,昔日牺牲的战友的音容笑貌总是在他眼前晃动。王老的老伴张麟告诉记者,此前他们老两口回江西老家时,到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去悼念烈士,从山上下来的时候,王老疲惫地坐在了石阶上,面色虚弱,当老伴问他是怎么回事时,他说,看到纪念碑上战友的名字,心情太难受了!“想当年我从家乡带了四五十人出来参加红军,可如今一个都不在人世了啊!”牺牲的战友,让王老的心情十分沉重,可是他说,正是有了他们这些不怕牺牲的人,才取得了革命胜利,所以现在的年轻人也应该好好学习长征精神,多了解历史,培养吃苦精神,“虽说现在基本实现现代化了,可比起发达国家来,我们还是很穷的啊!社会主义建设不是一句话就能完成的,长征精神能给我们指引方向。”
红色后辈长征精神让我们受益终身
讲述人一:杨丽亚
女,52岁,成都市望江楼公园干部。其母曹岩松,成都市望江楼公园离休干部,1935年参加革命。
提到自己的母亲,杨丽亚说得最多的就是“知足”两个字。“他们这一辈人都是吃过苦的,所以特别能够满足,生活中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现在的年轻人也许很难想象,一位工资4000多元的老人居然还穿着用很多双破丝袜接起来的袜子,穿打了很多补丁的内衣裤,但曹岩松就是这样坚持着勤俭习惯的老人,只因她是一位老红军。
杨丽亚说,看到老人如此节俭,孙辈们都有些不能理解姥姥的行为,他们说,现在的农民都很少穿有补丁的衣服了,姥姥又不穷,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其实啊,这也不能怪孙子,毕竟他们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在他们看来,吃树皮草根都是十分不可思议的事情。”每当此时,杨丽亚就会耐心地跟他们解释,“最后,孩子们就知道姥姥是因为从小就吃苦、参加革命,勤俭惯了,我们的国家现在还不富裕,当然是能省就省。”虽说自己百般节省,可老人绝不是一毛不拔的“小气鬼”,只要听说哪里需要捐款、捐物,哪里遭受了暴雨洪灾,哪里有失学儿童,老人总会第一个跑去捐款。
“这么多年风风雨雨,坎坷不断,但我从母亲身上感受最多的就是知足和感恩。”长征精神在杨丽亚的心中,已经化作了母亲的一言一行,杨丽亚说,作为后代,她从母亲身上学到了很多。虽然她和丈夫的收入都不错,但夫妻俩在平时的吃穿上都尽量简朴,“我的鞋子没有一双是超过一百块的,穿衣服得体就可以了,我从来不追求名牌。”受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也经常向贫困灾区和身边的困难群众捐钱捐物,“有一次在华西都市报上看到一对父子得了癌症的消息,我马上捐了300块钱,那时我一个月工资还不到400元。”说到长征精神的影响,杨丽亚说,长征精神让他们受益终身,“我时时提醒自己,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怀着这颗心去生活、去工作,而不应该过多去要求一些别的什么……”
讲述人二:王江蓉
女38岁王其仁孙女
“爷爷经常给我们讲他长征的故事。”提起爷爷和长征,王江蓉的语气透露出无比的敬畏。“每次看电视,只要看到当年打仗的画面,爷爷就特别有感触,他会给我们讲当年他们是怎么同敌人作战的,场面是如何惊险,战士们是如何英勇。”当王江蓉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每次听到爷爷的讲述,都会好奇地问道:你们为啥要打仗呢?为啥要跑到山里而不去城市呢?……是的,没有亲身经历过那段烽火岁月的人,也许无法想像战争的残酷,他们甚至不明白战士们为什么会将生死置之度外。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江蓉开始有意识地去了解那段历史和那场艰苦卓绝的战役,渐渐地,爷爷的讲述已经不再仅仅是遥远的故事了,冰冷的铁索、湍急的水流、陡峭的山崖……恶劣的环境和敌人纷飞的子弹,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时时浮现在她的脑海里。“我真的为有这样的爷爷感到骄傲!”王江蓉说,如果自己处在当时的环境下,也许难以做到像爷爷那样英勇,“可以说,没有爷爷他们当年的浴血奋战,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王江蓉的心目中,艰苦朴素、不怕牺牲和英勇战斗就是长征精神的实质。
王江蓉说,爷爷作为一名老红军,在后来的和平年代里,并没有恃功邀宠,相反,他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本色,“每天很早就去办公室,对自己的工作特别认真,在家里对我们要求也很严格,绝对不许父母对我们溺爱。”在爷爷的熏陶下,王江蓉也养成了艰苦朴素的好习惯,她所在的单位属于“清水衙门”,收入并不高,可她却很爱自己的工作,“我觉得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很有意思,物质上清贫,精神上富足。”不仅对自己如此要求,王江蓉对12岁的儿子也一样很严格,除了必要的学习和生活上的支持,她对儿子从不过分宠爱,而且还要求他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培养他的独立能力和吃苦精神。
说到精神追求,王江蓉流露出一些忧虑,她说,现在的人多数都将物质看得很重,追求金钱和享受,“我周围的很多年轻人都对金钱特别看重,可精神上他们却没有什么追求。”王江蓉说,当年红军将士们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还能苦中作乐,这其实就是信仰的力量,而现在有些年轻人却缺失了宝贵的信仰,赚钱、享受成了首要追求。“信仰的缺失最终带来精神的虚无,没有精神支柱,人活得没有意义。”王江蓉说,长征精神是老一辈们用自己气吞山河的英雄壮举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值得每一个人认真学习,仔细理解,这样长征精神才能够代代相传。
专家阐释和平年代继承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
中共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沈利:
说到红军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首先应该明确,红军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长征则是中国革命惊天动地的史诗。
每个人都应立足本职,恪尽职守、勤奋工作、努力学习,人人都要争做构建和谐社会的模范,其实精神的体现就是价值的体现。如今不是战争年代,不一定要搞得很恢弘。现在每个人做的事情看起来很平凡,可一天天积累多了就会变得不平凡,像刚被评为“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的汤敏就是这样。现在有人认为长征精神很空,这其实是对长征精神的认识不深入、不全面。
发扬长征精神,应该务实。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要脚踏实地。不可能一个人就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这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历史是链条一环一环地扣好的,大家应脚踏实地走好人生每一步、每一个环节。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经历过磨难、生命威胁的人,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会更加深刻,急功近利的心态也会消磨掉很多,心态更加宽容、平和。
所谓“学问深时意气平”,每个人崇尚的东西不一样,目标也不一样,但是通过正当劳动,通过智慧,通过发扬长征精神,可以不断修正、不断完善自己,脱离低级趣味,品位、审美观念、价值取向提升,从而达到修身养性。“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要冷静看待、判断自己,分析自我,趋利避害,取长补短。
发扬长征精神,应克服即时行乐的消极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以后,享乐主义较重,现在很多人缺乏拼搏向上、急流勇进的精神,用打麻将、餐饮娱乐等常规性的娱乐方式消磨自己的时光。当然适当放松是没什么不可以的,但若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工作,好好利用闲暇时光,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充电将会更好。现在再苦苦不过红军,再难也难不过长征。
四川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毛泽东思想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新:
长征是伟大的,我们对长征胜利的纪念,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纪念长征胜利这个历史事件的本身;其二则是对长征精神的颂扬与发扬。长征深远的历史意义之一,就是创造了长征精神。多年以后,也许人们已经淡忘了事件本身,但长征精神却应该是永世传承的,因此我们说对青少年进行长征精神的教育,并不是要他们去吃草根树皮,而是强调他们对长征精神的传承。
长征精神六个方面最核心的就是信念,任何事情的完成必须要有精神支柱。如今物质条件优越,加上教育上出现一些失误,导致了缺乏信念的现象比较严重。在此条件下,学习长征精神,就在于树立信念。还有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在长征精神中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就是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我们的党始终没有脱离群众。但如今有部分人官当大了,了解和深入群众的几率就变小了,脱离群众的现象多了,此时谈信念就是空谈,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就是解放全人类,党的信念和人民群众的信念始终应该密切联系。
现在中央提出要建立和谐社会,我认为,长征精神其实就是包含了和谐要素的,而且和谐也是长征胜利的根本原因之一。记得当时红二军团遇到供给困难,请求红四方面军支援20万斤粮食,红四方面军马上就答应了,而且还多支援了5000多套衣服。这就是和谐的体现,如果当时红军搞山头主义,很显然革命就难以成功,因此有和谐才能胜利。
红色感言我眼里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是具象的,因为她适用于每一个人,同时她又是不具象的,因为她不是物质。每一个人对长征精神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在采访中,也有不少不同年龄段的年轻人关于长征精神的回答,令人欣慰。从他们的回答中,能够看到革命先辈们在血与火的历练中诞生出的长征精神。
张悦12岁肖家村小学学生:好像是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学校讲了的,我记不清了。
王炯22岁电子科大学生:应该是吃苦耐劳、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吧。现在虽然我们面对的不再是恶劣的环境和大炮子弹,但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当然有发扬长征精神的必要,特别是对大学生尤其是即将踏入社会的毕业生们更为重要,长征精神在当代只是面对的环境不同而已。
张勇25岁公务员:就是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长征精神是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长征是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永远记忆的历史。
任毅28岁自由职业者:就是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做100%的努力。
李婷婷26岁广告公司文案:不认输,看准目标,行动,坚持,直到成功。
王涛26岁某大学研究生:坚持不懈!
樊景云27岁医学硕士:长征精神是现在年轻人最缺的东西,但也是最应该发扬的东西!
主题调查
80后90后:长征陌生的历史
长征精神在当代有继续发扬的必要吗?出生成长于改革开放年代的年轻人对她的了解究竟有多少?20、21两日,记者就此主题在春熙路和青年路对年轻人进行了随机采访,接受采访的50名年轻人年龄在12岁—25岁之间。和明星、洋快餐等时尚事物比起来,长征和长征精神显得遥远和陌生了许多,采访中,1/3的年轻人以“不知道”直截了当地给了我们回答,还有接近1/3的年轻人虽然知道长征,但要他们略微介绍一下时,只言片语已经是他们最多的描述。在大多数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年轻人中间,长征精神似乎正在遭遇尴尬。
长征是自找苦吃?
15岁的小肖今年正上初三,宽大的滑板衫、牛仔裤,头上绑着条鲜艳的头巾,典型的时尚一族。提到最近有什么明星到成都来做什么活动,他可以娓娓道来,可说起长征,小伙子却犯了难。“我知道长征,就是解放前‘八路军’走了很长的路嘛。走了多远啊?2000公里?3000公里?记不清楚了……”记者忍不住纠正:“是红军进行的长征,你知道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吗?”小肖头一扬:“不晓得,我就搞不懂他们为啥子有好路不走,偏要走草地过雪山,自己去找苦来吃。”“那你知道什么是长征精神吗?”几乎没有半点犹豫和思考,已经失去耐性的小肖扔下一句:“哎呀,我说不清楚,不晓得。”转身便回到了正在玩单车的伙伴中间。
长征精神真老土?
随后记者在青年路上的调查采访更是讨了个没趣儿:在一帮结伴逛服饰店的十七八岁的小青年面前,“你知道什么是长征吗?”、“你认为什么才是长征精神?”之类的问题,显得如此“不合时宜”。他们要么是自顾自挑选着光鲜的衣裳不加理会,要么是对记者所提问题表示完全不能理解。
一位头发“烟花烫”的女孩子皱着眉头反问记者:“长征?土不土哦,你为啥子要问这个呢?”当记者表明来意后,“烟花烫”很是干脆地说:“我不清楚,没人告诉我这些,我也不想了解,那么多年前的事情,跟我又没多大关系,没兴趣。”
长征是游山玩水?
80后、90后们对长征精神的不屑一顾,不得不让人感到忧虑。本以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也许对历史的记忆会相对清晰,然而,当记者在一成都大学生交友群上抛出这一话题时,居然没有收到任何一个群友的回复,大家似乎对此漠不关心。后来,看到记者不厌其烦地发问,终于有人开始回应了,可是,他们对长征精神的解读让记者大跌眼镜———
蛐蛐(网名):长征啊,就是徒步族嘛,现在最流行的呀,背着包到处走,嘿嘿,说起来,他们也算驴友老前辈了哦!
lehigh(网名):长征精神就是游山玩水,还经过黄龙观光了。
爱智慧:我觉得长征就是野外生存大挑战!的确很险恶,不过也很刺激呀!……
红色四川15万川人参加红军
1932年12月红军由陕南越大巴山进入四川境内。
1933年2月入川红军在通江成立了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建立了川陕苏区。四川省党史研究室研究一处邓寿明处长介绍,当年的红一、红二和红四方面军都曾经过四川。
1935年3月28日渡江战役之后,长征的征程正式拉开。红一方面军四渡赤水之时,当地有很多百姓参加了红军,由贺龙率领的红二方面军从云南进入甘孜后,也吸收了不少四川百姓,而参与的四川人最多的当属红四方面军。
1935年11月6日至18日
长征途中南下的红军分三路相继进入邛崃境内。在当地群众的协助下,利用各种有利因素,红军在四川邛山地区打了不少胜仗,其中包括著名的瓦厂岗战斗、天车坡战斗、夜袭鱼岩战斗等。
1936年2月25日红军全部撤离进驻了112天的邛崃境内,重新北上。
据尚健在的当事人讲,仅邛崃一地当年参加红军的就有1000多人。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年的调查,仅初步弄清姓名、住址和参军地点的,就有963人。
“因为红军流动性大,加上当年的落后交通和信息传输方式等问题,全省参加红军的具体人数在统计中没法太精确,但根据各市州党史研究室汇总来的数据,当年参加红军的四川人应该有15万左右,所有参加红军的四川人基本上都随即参加了长征。”四川省党史研究室研究一处处长邓寿明介绍,大量的四川青壮年参军,成为了补充从井冈山走出来的红军队伍的重要力量,对革命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对这支红色队伍,四川老百姓也无私地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人力支援。解放后荣授军衔时,拥有将军头衔的四川人总人数排前三,十大元帅中也有4个是四川人,是各省份中最多的,其中朱德、刘伯承、聂荣臻3人都是从长征途中走出来的开国元勋。
记者蔡宇王玲实习生朱永红高薇摄影杨涛李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