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模化经营,农民外出包地耕种。 七台河首富村
“种地苦又累,只能解温饱。遇到灾害年,到头白忙活。”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大概都有这种印象。然而到过七台河市茄子河区宏伟镇前山村的人就不得不改变这种想法了。 去年,这个被称作“七台河市首富村”的村庄人均纯收入高达1.16万元,户均固定资产超过了20万。
日前,记者到前山村采访后发现,过上殷实的生活,村民既不靠工,也不靠商,靠的是他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靠的是土地的规模化经营。 农民住进了别墅
9月14日上午,记者从宏伟镇出发前往前山村。说话间,汽车转过了一座小山。山坳里,婆娑的绿柳、烂漫的鲜花点缀在一幢幢白墙红瓦的二层小楼中间。陪同的镇干部告诉记者:“那就是前山村。”
“四纵六横”的水泥街道刚刚修完,宽阔而笔直。路边立着造型奇特的路灯,修有石头砌成的边沟。在村子一侧,有一个占地约4000平方米的农民公园。公园旁,设有对村民开放的图书馆、阅览室和娱乐厅。
在村庄的另一侧,一个占地12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正在修建中。在广场中一凉亭下,村党支书刘东良正躺在一个躺椅上,一边休息,一边指挥几个村民安装由外界捐赠给村里的健身器材。看上去,刘东良显得十分虚弱。镇干部告诉记者,去年11月初,刘东良被确诊为肾癌晚期,现在正接受保守治疗。
为了不打扰刘东良休息,记者同村副支书孙洪艳攀谈起来。据她讲,去年,为了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在全体村民一致表决同意的情况下,村里决定投资一部分、村民个人投资一部分,修建50幢二层小楼。到目前,50户村民基本已经入住了。村内的街路、公园和广场等公用设施,也都是在建楼的同期由村里筹资、村民出工兴建的。土地成规模才有效益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前山村曾是个靠吃返销粮度日的穷山村。当时,村里有37户172口人,耕地仅600余亩。由于位于乌苏里江的一条支流挠力河岸边,村庄十年中有九年遭受洪涝灾害。当时,村民住的是草坯房,点的是柴油灯,吃的是粗杂粮。
1981年,刚刚被村民选上村长的刘东良带领村民在七台河市第一个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他领着村民苦干三年,在河岸旁开荒了2000多亩,还建起了一条长4公里的防洪大坝,解决了排涝及稻田供水难题。到198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就超过了1000元,摘掉了穷帽子。
再后来,经过垦荒,前山村的土地一直增长到目前的7300亩。农民的收入也节节攀升,家家户户积攒下厚实的家底儿。
从种地中尝到甜头的村民,更加专注地向土地要效益。他们学会了科学种田、备齐了各种农机具,使粮食单产稳定提高。近几年,他们还逐步调整种植结构,种上了倭瓜、红小豆及平贝等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
到2004年,前山村人均纯收入就突破了万元大关,实现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转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把地种到外县去
孙洪艳告诉记者,前山村村民发家致富,依靠的除了村里原有的7300亩耕地,还有周边农场、林场的六七千亩耕地。那些耕地是由从村里走出去的十多户村民承包耕种的。
高文云就是到外面包地种的十多个村民之一。9月14日上午,在前山村文化广场,记者正好遇到了回村出义务工的他。
高文云告诉记者,他所承包的耕地在农垦854农场,面积60公顷,全部是旱田,主要种大豆和大麦。过去5年中,扣除交给农场的地租、种地的成本,每年都有十多万元的收入。自己家不用交农业税并享受补贴的责任田转包了出去,每年也有一大块收入。
孙洪艳告诉记者,到外地承包耕地最多要数村民孙文海家了。几年来,他家就一直在东方红塔山林场承包耕种100公顷旱田。由于与北京一家公司签有订单,今年,他家光是60公顷红小豆,便可纯赚十万元左右。
(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