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通道年内全部安装摄像头
相关部门解读《北京市“十一五”期间城市减灾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经过一年的编制,北京市于近日出台了全国第一个省市级“十一五”期间城市减灾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昨天,参与规划编制的市政府有关部门详细解读了规划中的一些重要术语。
原文:北京市初步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应急管理体系,确立了“3+2”的应急管理模式。
解读:市应急办有关负责人解释,“3”是指市级应急管理机构、13个市专项应急指挥部和18个区县应急管理机构;“2”是指市紧急报警服务中心和市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
本市目前成立了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18个区县全部成立了区县应急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今年6月,13个市专项应急指挥部全部组建完毕,包括市反恐和刑事案件应急指挥部、市交通安全应急指挥部、市建筑工程事故应急指挥部、市消防安全应急指挥部、市森林防火应急指挥部、市防汛抗旱应急指挥部、市地震应急指挥部、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市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市电力事故应急指挥部、市城市公共设施事故应急指挥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和市人防工程事故应急指挥部。10月起,13个市专项应急指挥部已经开始值守应急。
原文:建设首都公共安全文化,重点依托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区,新建和改建一批国内一流的应急科普、宣教、培训和演练基地。
解读:市民防局表示,“十一五”期间,全市将初步建成市、区(县)、街道(社区)三级民防教育培训基地。其中在大型社区,利用大型的人防工程、公共绿地和应急避难场所建立街道(社区)级公共安全教育培训基地。
各级民防教育培训基地和场所将对广大市民广泛宣传和普及公共安全知识、应急管理知识、灾害知识、防灾救灾和自救知识,进行公共安全培训演练,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
原文:为提高政府部门应对各类紧急事件和灾害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市公安局改造扩建现有110报警服务台,建立集接警、处警、情报综合分析研判、专家论证支撑、指挥决策5大功能于一体的市紧急报警服务中心,实现110、119和122等报警服务台联动,并逐步向统一报警服务号码过渡。
解读:市公安局表示,今年下半年对110大厅改造完后,新的110指挥大厅将同时开通30个接警席位,到2008年将同时开通60个。而119和122两个报警台也正在进行设备和环境的改造,今年下半年,122将达到100个席位同时接警的能力,119也将达到30个席位。
改造完成后,北京市公安局所属110、122、119三个报警台之间实现内部联动,市民有关于刑事、治安案件、火灾、重大交通事故等紧急报警,拨打110就可以,报警信息将被发送到122、119平台上。三台内部联动后还可以互为备份,一旦某个报警台因为恐怖袭击、自然灾害等原因无法接警,其他两个报警台可以立即将报警服务接过来。
但是,考虑到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三个报警台的接警量都很大,因此三个报警台仍全部保留,并在物理上相对隔离,122、119两个号码并不取消,群众遇有交通或消防问题,还可以分别拨打122和119。
原文:图像监控系统是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的重要科技手段,该系统建设以市公安局视频监控系统为基础,有效整合全市视频图像资源,在此基础上逐步加以完善,实现资源共享。整合公安、人防、交通、市政等系统和市应急办的现有移动指挥技术设备,统一规划和调用,适度建设远郊区县移动指挥系统,提高本市应急指挥移动通信能力和技术水平。
解读:市公安局称,目前,本市已安装探头26.3万个,94%集中在金融单位、大学校园、饭店、宾馆、居民小区。今年年内,地铁、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涉及公共安全的重要部位、公共场所、交通道路、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将全部安装监控探头。
全部监控探头必须实时录像,部分监控系统还需要具备图像识别、比对功能,录像资料均要保持一定时间备查。其中,重要部位、地下通道、过街天桥以及宾馆、饭店、餐饮文化娱乐场所和市场等涉及公众聚集的场所录像存储时间应保持30天;交通道路、公交枢纽设施及公交、地铁运营车辆的监控录像应保存7天以上。此外,为补充固定点位覆盖范围不足的问题,部分远郊区县政府将要购置具备实时现场图像传输和无线通信功能的移动通信工作车。
为整合现有图像资源,北京市正在建立全市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平台共分三级,一级为市级图像信息管理平台;二级为各区县以及重点要害单位,地铁、公交等重点专业系统的信息平台;三级为各社会单位图像信息系统。2007年年底前,将完成全市图像信息管理系统调试和试运行工作。三级信息平台联通后,全部信息被统一整合到市级信息平台上,市应急委专项指挥部可与平台互通,随时调取资料。各部门、各单位按权限使用相关图像信息资源。
原文:“十一五”期间,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避难场所建设任务。中心城每年要完成20至30处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150万至200万人)的确定和配套设施建设,各新城每年完成3至5处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6万至10万人)的确定和配套设施建设。
2008年奥运会前,完成中央商务区、奥运村、奥林匹克公园、各奥运比赛和练习场馆以及奥运官员、运动员驻地等重点地区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2010年前完成包括市、区县级公园,学校操场,体育场等所有大型避难场所的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基本满足市民疏散避难需要。
解读:市地震局表示,2004年本市已颁布实施北京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标志标准》,今年1月5日第102次市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市地震及其他灾害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纲要》。自2003年9月朝阳区元大都应急避难场所建成后,本市至今已建成28处应急避难场所(见表和图)。
原文:全市的消防队站将进行全面规划和建设,实现合理布局。“十一五”期间,119消防队站共规划建设69个。
解读:市消防局表示,到2010年,本市在准备新建的69座消防站中,计划安排标准消防站59座和特勤消防站10座。其中,初步确定特勤消防站为朝阳区北工大、石景山区衙门口、亦庄马驹桥、丰台区马家堡、昌平区满井村、通州区潞城、房山区小西山、朝阳区百子湾、怀柔区杨宋和朝阳区管庄。2008年,北京市将实现市级消防指挥中心覆盖率100%。
原文:大型专用应急设备采取政府统一采购、专业部门负责维护的方式,购置一批大型专用应急设备,主要涉及应急救援中使用的大型运输设备、救灾专业直升机等。
解读:市消防局表示,“十一五”期间北京将建设首个航空特勤消防站,届时直升机将参与本市灭火救援工作。航空消防站将于2008年左右建成,担任空中救援的直升机和飞机驾驶员均来自市公安局。在得到相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预计最多可以出动3架救援直升机赶赴重特大火灾和抢险救援事故现场执行任相关链接
北京今年发生的重大公共事件
1月3日凌晨2时许,东三环路京广桥东南角辅路污水管线发生漏水事故,导致三环路南向北方向部分主辅路塌陷,形成一个宽5米左右、长20米左右的大坑。污水灌入地铁十号线区间段。所幸施工人员已安全撤离,未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北京市政府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封闭现场,撤离人员,截流污水,疏导交通。 9月16日凌晨2点10分左右,东三环中路二闸铁路桥南向北桥下,一辆运载钢架的河北牌照拖挂大货车因超高快速行驶,先撞毁限高龙门防撞架,再撞上二闸桥,造成桥梁严重受损需要重新换梁。事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应急办、市交通委、北京铁路局、市政管委、交管局、朝阳区政府、市公交集团、市公联公司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立即赶赴现场,启动应急预案,研究部署桥梁抢修以及交通疏导措施。
解读·专家访谈
规划的内容有哪些特点?北京最容易发生的灾害有哪些?2008年奥运会期间如何发挥北京城市应急保障功能?为此,记者采访了部分参与规划编制的市政府有关部门和专家。
记者:北京城市减灾应急规划新在何处?
闪淳昌(市应急委专家顾问、国务院参事):首先是体系完整,与国家相关规划相衔接,贯彻了国务院关于各地区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编制的要求。
其次是与北京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实行“3+2”的应急管理模式,加强了各部门的综合协调能力。第三,规划分析总结了前五年的公共突发事故,因此加强了这方面的力度,提出了需要重点防范的11类29种突发公共事件。
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北京也注意吸纳一些发达国家和城市的经验,比如,针对地铁安全,北京就借鉴了东京、伦敦和莫斯科等城市在地铁事故中所采取的应急措施。
记者:在北京“3+2”应急管理模式中,市级应急管理机构、13个专项应急指挥部和18个区县应急管理机构在遇到突发的公共事件时,彼此之间是种怎样的关系?
市应急办:北京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4个等级。市应急委和应急办是负责全市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机构。市应急委统一领导全市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组织指挥处置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对于特别重大且影响首都社会稳定的突发公共事件,相关处置工作由市委统一领导。当事件超出北京市控制范围时,提请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首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由党中央、国务院指定一名负责同志或授权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任主任,中央国家机关、驻京部队及北京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为成员,统一指挥协调首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市应急办根据市应急委的决定,负责规划、组织、协调、指导、检查本市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各区县应急委及应急办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特别重大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先期处置和恢复善后工作,负责各类较大和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但不论突发公共事件大小,13个专项应急指挥部都负责具体应对工作,并及时向市或者区县应急办通报情况。
记者:在突发事件的预警上,市级、专项和区县级应急部门之间又是怎样分工的?
市应急办:根据《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北京将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分为四级:从低到高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蓝色和黄色级别的预警,由提出预警建议的区县或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负责发布或宣布取消。橙色和红色级别的预警,13个专项应急指挥部、区县和相关部委办局在提出预警级别的建议后,需报请相关市领导批准,由市应急办负责发布或宣布取消。记者:北京主要的突发公共事件有哪些?需要重点防范的又有哪些?
市应急办:北京的突发公共事件可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4大类。其中自然灾害包括洪涝、干旱等水旱灾害,地震灾害、采矿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大风、沙尘暴、冰雪天气、暴雨天气等气象灾害和森林火灾。
事故灾害包括矿山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故、道路突发事故、桥梁突发事故、火灾、建筑施工事故、地下管线事故、燃气事故、电力事故等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等事故。
公共卫生事件包括流感、SARS、鼠疫等重特大传染病疫情,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特大动植物疫情,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危害。
社会安全事件则包括影响校园安全稳定事件、重大群体上访事件、公共场所滋事事件等重特大群体性事件,重大恐怖事件和刑事案件等。在此次“十一五”减灾应急规划中,提出11类需要重点防范的突发公共事件:包括雨雪风雾等气象灾害,流感、鼠疫等传染病疫情,口蹄疫、疯牛病、狂犬病等动植物疫情,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气、热、交通等生命线事故,群体上访事件,地下空间事故,城市工业事故,火灾,信息安全事件,恐怖袭击和重大刑事案件以及地震灾害。
记者:北京应该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巨灾?
薛澜(市应急委专家顾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应该考虑这个问题,比如大水、地震等等影响北京的灾害。目前国外的保险公司已经开始对一些容易发生巨灾的地区和城市进行风险评估。北京在金融保险方面也应该开始风险评估。
记者:北京的城市应急规划如何保障奥运会顺利召开?
薛澜:通过规划防范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事件,一方面保证体育比赛顺利进行及场馆的安全;另一方面还可以保证城市的基础建设正常运转,不影响到奥运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