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求
一个是千娇百媚的富家小姐,一个是贫困愁苦的穷人家姑娘,同一天出嫁,遇雨相聚在春秋亭。贫富相遇,穷姑娘触景感怀失声痛哭,触动了富家小姐恻隐之心,于是以陪嫁的锁麟囊相赠。穷姑娘事后才知道,那锁麟囊里的任何一件宝贝,真的可以让她一家丰衣足食,于是买田造屋,富将起来———这是京剧程派代表剧《锁麟囊》的经典场景。
据称,2004年张火丁来汉演出《锁麟囊》,观者如潮,他们击节唱和,如醉如痴,那景象,全不亚于周杰伦或S.H.E在沌口体育场的火爆。可现在已没有多少人知道,半个世纪前,因为受制于“阶级调和论”,程砚秋先生到死也没能盼到他最钟爱的《锁麟囊》开禁。
半个世纪,中国已由当年“大家都穷”发展成“解决了温饱”,既而迈向“小康社会”。然而,发展也带来了新问题,先富起来的那批人,与平民阶层的距离越拉越大。在武汉,一套别墅售价3600万元,足够百多户普通市民圆住房梦(见昨日楚天都市报1版)。
而今,“阶级论”早已成昨日风云,务实的中国人开始思考,如何以建设性的手段来缩小贫富差距,来构建和谐社会。靠富家小姐自觉地赠以锁麟囊来调和贫富?劝阻亿万富翁买别墅,让他们捐出钱来多造平民住房?都不现实。问题的关键,是要通过均衡发展来达到全民均富,要通过切实可行的制度和合理合法的手段来调控贫富。
十年前初当记者,常以一部传呼机来沟通信息,而今在乡下老家,叔叔婶娘们都用上了手机,弯腰劳作时手机常常滑出口袋掉进地里,叔叔们就抱怨:这东西好是好,就是带着不太方便。发展才是硬道理。十年太久,和谐的构建,只争朝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