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以来,一群“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引领农民赚”的专家、高技能人才进村入户,他们带来绿色产业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受到我省农户的欢迎和相关省区的好评。如今,在首批推行5个试点县科技特派员基础上,全省试点县已扩大到18个,718名科技特派员在贵州山区不同区域和气候差异的环境下,从不同的视角和途径,扎根山区改造传统农业,他们犹如闪烁的群星,将我省新农村建设装点得格外耀眼。
李桂莲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助农增收
从前,蔬菜季节性强,一到淡季,市场上大多是不新鲜的储藏蔬菜。如今的贵州,一年四季均能享受到绿色无公害蔬菜,这得益于著名农业专家、贵州首席科技特派员李桂莲为代表的一批农业科技工作者。有“女财神”之称的李桂莲从事蔬菜栽培及育种工作30多年,她立足创新,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为开辟和发展贵州早熟蔬菜基地及冬果菜基地做出了突出贡献。2003年,李桂莲受聘为首批科技特派员,从那时起,她将更多时间奉献给了山区农民。2003年至2004年两年中,她踏遍了首批5个试点县的田间地头,把4/5的时间花在了驻村驻户传技授课上,帮助5个试点县建立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4.4万亩,5万多农民因此越过贫困线。近年,李桂莲充分利用贵州立体生态资源优势,从贵州低热河谷地区到高海拔冷凉地区,从早菜、冬果菜,发展到反季节蔬菜,她领头的蔬菜科研推广队伍,科学种菜技术覆盖全省70多个县市,累计示范推广辐射带动面积达600余万亩,增加产值近60亿元。李桂莲语: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为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运用创造了条件,使最新的科研成果直接运用于生产,让更多农民脱了贫,实现了科研单位、农技部门、农民的多赢。
文平产业龙头舞活一方经济
文平是毕节地区大方县的一名科技特派员,同时又是大方县九龙天麻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作为经理,他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科技特派员,他创业的原动力,源于解决家乡发展现实问题。2001年,文平创办大方县九龙天麻开发有限公司,集天麻种植、加工、产品研发、销售为一体。2003年,正当公司延伸产业链,寻求技术跨越和企业转型之际,科技部批准贵州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大方县成为贵州省第一批科技特派员试点县,通过双向选择,他毅然投身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为改变农民种植天麻的传统习惯,文平在承包的荒山上建立了仿野生天麻规范化种植核心生产示范基地350亩,及时帮助农户解决天麻种植中的技术问题,并“一点一滴、一招一式”进行仿野生天麻栽培、菌材林抚育的帮带培训,让麻农成功掌握了种植技术,部分麻农成长为新技术推广的二传手。3年来,共指导、带动天麻种植农户1100余户,种植面积1200多亩,通过指导的麻农种植天麻收入每平方米比其他农户种植的平均高20元,人均收入5000多元。文平语:当特派员变成农民的贴心人,技术也就变成了经济。我庆幸仿野生天麻种植技术,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了对生态的破坏。
龚远见辞职甘当引路人
为全身心投入科技特派员这个全新的角色中,2003年,龚远见毅然辞去仁怀市科技局局长职务,深入农村种植脱毒高淀粉红薯,他利用农业科技,在仁怀基地种出的红薯亩产高达3500公斤,是本地原品种的331%。现在当地农民、挂职干部不仅通过市场向他订购薯种,而且还委托亲戚朋友帮忙找他提供更多种源,种苗供不应求。目前,依托科技,龚远见正在红薯的深加工上大做文章。龚远见语:辞去公职固然让我失去很多,但在服务农村中,我得到更多,亲眼看到父老乡亲的收入在一天天增加,我感到自己活得更有价值了。
独山县团队创新人才济
步入独山县种植基地、冷库等站点,是一派繁忙的农产品统购场景;走进独山县城大十字,悬挂在一幢显眼大楼上的一块巨大招牌-独山商贸信息网十分显眼,这都是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给独山带来的变化。2003年,列入全省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县之一的独山县科技局,挑选了16名科技人员作为首批特派员下派到无公害蔬菜基地和奶牛基地开展了科技创业行动,特派员服务奶牛、绿色蔬菜两大产业,支撑了对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科技局上了网,下了乡,走进了农民百姓家。科技特派员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尽管每个故事都有不同,但不同之中有着相同:科技特派员在给农业、农村农民带来福音时,自身也有了用武之地,这是这种制度得以有效延伸的根本。 作者:宋黔云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