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东商会会长郭昆生。
“80年代末期广东商人就进入西安,最初是从发廊业开始的,接着装修、建材、家电、服装、餐饮行业都开始有了广东人的身影。”
——广东商会会长郭昆生
“80年代末期广东商人就进入西安,最初是从发廊业开始的,接着装修、建材、家电、服装、餐饮行业都开始有了广东人的身影。”作为最早一批进入陕西的商人,郭昆生回首粤商西进之路不免大为感慨,心里也有大把的话想说。
郭昆生,梅州人,陕西著名的房地产开发商,如今担任陕西省广东商会会长。早在1993年,郭昆生就揣着从海南掏到的第一桶金踏进了西安。那时的西安,还鲜有来自广东的面孔,说广东话最多的地方,是在发廊。
获益于改革开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广东经济活跃,粤商也走在四处出击的前沿。郭昆生称,陕西是西北的龙头,粤商可算是改革开放后最早进入陕西的外地商人,而且90年代后进入陕西的粤商越来越多。也就是13年时间,广东人在西安,乃至陕西,无论影响力和地位都开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西安市民徐欣告诉记者,现在当地人把请客吃粤菜当作最高级的待遇,孩子考上大学了、家里办喜事了,西安人都喜欢去粤菜馆摆筵席作庆祝。在陕西省,粤菜已经虏获西北人的青睐,尽管西北人口味与广东大不相同,却并不妨碍粤菜馆越开越多、越开越大的趋势。西安街头遍布粤菜馆,吴起县的酒楼里也卖起了叉烧、卤水。
据郭昆生介绍,目前在陕西省粤商约有10万人,大小企业3000家。其中建材业规模最为庞大,约有2000多家。
近六年粤商大举西进开发
2000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粤商率先响应,再一次当起了排头兵。在2000年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东西部合作和投资贸易洽谈会,时任省长卢瑞华率1600人组成的23个大型经贸代表团参会参展,其间与陕西省签订经贸合作项目63个,投资金额90亿元。
陕西生益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在那一年广东与陕西牵手合作的其中一个大项目。当时投资1.66亿的企业目前已经成长为年销售收入近4亿元,年出口创汇3000多万美元的中高档复合基覆铜板研发、生产基地,不仅是陕西省的纳税大户,也是该省进出口二十强之一。
广东省政府驻西北办事办主任朱潮升介绍道,据统计2000~2006年,通过粤陕两省政府组织的各项经贸活动,共签订经济合作项目334个,总投资418亿元,广东方面投资376亿元。此外,粤商自发在陕西的投资项目约222项,总投资69亿元。
改单兵作战粤商集团进军
尽管粤商在陕西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但在陕西全部外来投资中所占比重却相对比2000年前小了。
广东商会会长郭昆生表示,广东作为走在前列的最大的经济省份,进出口最多,粤商在内陆省份却不是发展最好的,“在广西或许是好一点,但往西就不是了,就不如江浙了。因为个体户已经没有竞争力了,资金和资本的要求提高了。”
郭昆生坦言,早期粤商单打独斗,凭着敏锐的商业触觉和灵活的手段,很快在陕西发家,但是粤商出于地域习惯差别,普遍抱着不打算在此长期发展,赚钱就走的心态,很多人也没对生意作长久的发展规划,有的做生意的手法甚至坏了粤商的招牌,因此直到2000年前,广东企业大都没有在陕西等西北城市真正发展壮大起来。
“陕西是西北的龙头,2000年前广东企业在各行各业处于领先地位,但在2000年后,很多行业被浙商,江苏商,福建商所超越。”郭昆生惋惜地表示,过去粤商在西安建材市场占据着80%的份额,而如今只占20%,其他分额已经被其他省份侵蚀。记者在陕西省延安、吴起、黄陵、宜川等地也发现,粤商在除西安以外的陕西省范围内,知名度已大大不如江浙商人,比如延安的粤商寥寥无几,当地居民只能通过超市里“王老吉”、“美联电器”等为数不多的广东商品了解千里以外的广东。
“但近年来,粤商往北的发展情况有了改观,原来个体户来内陆省份来发展,现在是企业化集团化过来。”郭昆生所指的正是近几年广东省政府领导诸多广东大企业进行西部大开发,如富力地产、珠江投资、中海地产、康佳、健力宝、比亚迪等等企业。这些大企业大多在西北投资多达10亿元之巨。
粤商改变西北人生活
在与西北人的交流中,粤商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西北人的工作和生活。郭昆生认为粤商在陕西或其它省份的最大作用是观念上的影响,其次才是商品。具体而言,就是工作意识敬业精神,由原来众人抱着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心态变得敬业乐很多。
曾旭棠对此感触颇深。与华电公司合作成立生益科技之后,曾旭棠接手过来原来华电公司的几百号员工,刚开始曾旭棠还很开心,因为这些员工都是熟练的技术工人,没想到最初一段时间,产量一直上不去,每个月只有几万平方米的产量。而产品的合格率一直只有20%到30%之间,大量的产品生产出来又被销毁,曾旭棠心疼得不得了。
曾旭棠仔细地查找了原因,原来这些吃了几十年大锅饭的员工无法适应四班倒的新工作方式,依然保持早上上班说说笑,中午回家睡睡觉,下午准点拔腿走的工作习惯。曾旭棠花了整整半年多时间与员工反复沟通,并分批派遣员工到东莞总公司参观,让员工了解新机制,意识到只有企业好了员工的待遇也会越来越好。如今,还是同样人数的这些员工,每个月可生产35万平方米的产品,而且合格率高达99%。
郭昆生至今还记得,1993年刚来西安的时候,当时的西安人还并不会过夜生活,很多商店六点钟后就关门大吉。最好玩的是当时虽然西安也有了几家夜总会,但夜总会七八点钟就关门了,让一批爱玩习惯夜生活的广东客大感无聊。“(当时)买鸡不是按斤的而是按只的,生抽也买不到。”郭昆生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讲,广东商人对陕西人的消费和工作精神都有一定的影响,生活内容则有着更直接的影响。
粤商进西北的经验之谈
在谈到西进经验时,这些粤商西进“前辈”都提出了不同意见。
“自以为有钱就怎么样,自以为聪明摆阔绰,自以为了不起,实际上这是很愚蠢的,要多多虚心与当地人结合谋求自身切实的发展”郭昆生很直率地表示,虽然广东现在还有一定的优势但不足仍然存在,包括长远定位文化科技定位都不足。他告诫后来的粤商不能以沿海开放地区的商人自居,“发展要靠真功夫靠实力,后来的粤商要低调注意各地各有各的优势,如何抓住商机,因地制宜才是最重要的。”
曾旭棠则表示来西北投资的粤商除了做好前期考察工作外,在合作签约之时必须要拿到政府和合作方确凿的允诺,如文件之类。否则,一旦只形成口头承诺,往往会在执行时变卦。
据悉,曾旭棠自己就曾遭遇到这样的出尔反尔。在合作之前,陕西省政府向广东生益科技允诺了非常优惠的条件,但是待曾旭棠带着钱到西安才发现,优惠条件一再打折,很多工作进度被一再拖延。曾旭棠无奈的表示,尽管陕西省政府的招商诚意很好,但是基层执行招商引资的能力还有待改进。
对于粤商的牢骚,广东省驻西北办事处经协办部长文毅表示他们也一直在与陕西省政府沟通,做事后协调工作。但他承认,两地观念差异较大,一时间还不可能扭转过来。因此,西北办建议粤商在有意对西北投资之前,先到西北办事处进行了解,该处会向粤商提供经验和建议。(撰文记者高江虹 摄影 记者 萧嘉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