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公园部分项目国庆期间的试行开放吸引了众多市民和外地游客,公园门前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短短数天游客就达6万多人次。客家公园里精巧的人行桥,灵秀的月牙池、人工湖,静谧的水榭、诗廊等靓丽景色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社会各界人士对公园的建设给予好评。
新一轮工程建设抢时间争速度
10月8日,国庆长假过后,负责客家公园筹建工作的市领导林碧红、李金元就立刻召开了客家公园筹建办有关人员会议。会上,林碧红对客家公园国庆期间部分项目试开放的情况进行了小结,并就如何在“山洽会”前加快各项工程建设进度作了全面部署。她强调指出,“山洽会”迫在眉睫,客家公园筹建办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严把质量,狠抓进度,一定要在“山洽会”前完成所有土建项目和绿化工作,保证客家公园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山洽会”的到来。
新制订的工作时间表把各项工程建设列入倒计时,客家博物馆施工项目除室内装饰工程为下一步目标外,其它工程在11月10日前全部完成;客家公园二期绿化、客家公园(东区)园林绿化工程(一期绿化)、西区绿化、东区室外、达夫楼、西区公厕及配电房的所有工程在11月10日前全面完成;荣禄第、恩元第维修工程除室外地坪工程为下一步目标外,其它工作于11月10日前完成。
时间紧,任务重。公园工程建设组和施工单位按照工作时间表,进入了新一轮工程建设的最后冲刺阶段,施工人员不分节假日,顶着烈日奋战在建设工地上。最近10天来,负责客家博物馆和室外场地施工的工人们更是加班加点至凌晨。公园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市文广局、市建设局等部门负责人隔天到现场检查施工进展情况。客家公园有关设计的完善工作,征地拆迁扫尾工作,客家公园部分竣工项目的验收和管理工作以及客家博物馆主馆、黄遵宪纪念馆、大学校长馆、抗日将军馆的文物征集布展工作等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公园建设资金短缺盼社会资助
客家公园自去年3月28日奠基以来,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公园建设进展迅速,亮点纷呈,这离不开上级部门和社会各届人士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客家公园工程立项后,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客家公园筹资委员会”,负责公园建设的筹资工作,通过印发倡议书、登门拜访联络、层层宣传发动等形式,公园建设得到海内外乡贤的高度关注和热心支持,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踊跃捐钱捐物,共襄善举。如梅州市荣誉市民、兴宁籍旅外乡贤曾沐彬先生和夫人肖汉芬女士为兴建客家公园认捐500万元,今年4月一次性捐出250万元后,又于10月17日下午捐出250万元,至此,认捐的500万元全部到位。香港嘉应商会副会长、香港金利来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梅州市荣誉市民曾智明先生也为客家公园建设捐资近500万元。
然而,由于工程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如果不及时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工程建设将日益受到资金短缺的巨大困扰。林碧红说:“公园建设预计可筹集资金折合人民币约7699.49万元,现到位5496.95万元,已完成投资约6414万元。虽然在各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工程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然而由于受到资金短缺的困扰,公园部分建设项目受阻,如果不及时筹措建设资金,工程建设日后将面临更大困难,希望全体市民、海内外乡贤、企业家以及所有热爱、关心、支持梅州发展的各界人士积极筹资、踊跃捐款,以实际行动为客家公园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本报记者 钟洁华 肖根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