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面容稍有缺陷,家住洛川东路的女青年晓瑾十多次求职都碰了钉子。就在她万念俱灰之际,居委会就业援助员曹黎明来到她家指点迷津:“政府招聘网上有家语言技术有限公司需要电话接线员,主要在机房工作,重‘音’轻‘貌’,你普通话讲得标准,录取希望很大!”晓瑾鼓起勇气前去应聘,结果被选中,上周五正式上班了。
今年以来,共和新路街道多渠道拓展就业,将一个个岗位送到居民家中,使社区里像晓瑾这样有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的无业、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96%以上,在上海市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试点街道中名列前茅。
日传二三十条信息
除了组织用工单位设摊招聘外,共和新路街道今年还另辟蹊径,向职业“猎头”学习,每天由职业指导员从上海公共招聘网、新民晚报求职专刊等正规就业信息平台上选出20至30条招聘信息,通过社区网络平台传送给21个居委会的就业援助员。次日,就业援助员会根据这些岗位信息,比对本社区内无业、失业居民的学历、技能、愿望等,将相匹配的招聘信息送到求职者家中,同时向他们传授应聘技巧。需要的话,就业援助员还会陪同求职者一起去用工单位应聘。
由于招聘信息都经过专门筛选,因此就业成功率比较高,今年来已有1130余名社区居民通过这种途径找到了新工作。男青年小倪天生兔唇,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但他拿到了电脑操作高级证书,有较高的软件设计和网络维修技能。就业援助员从信息平台获悉一事业单位急需电脑维护人员后,当即介绍小倪前去应聘,结果一举中的,如今他成了月薪超过3000元的电脑技师。
多请落户企业帮忙
许多客商近年来竞相落户共和新路街道。街道在为客商服务过程中,既引税收资金,又引就业岗位,要求落户企业招聘时向社区无业失业居民倾斜,为社区和谐稳定作贡献。今年以来,上海建设监理公司、沙湖宾馆等30余家企业,共就近吸收了160多名社区居民从事建筑监理、文秘、服务员、保安等工作。
街道最近投巨资在老沪太路兴建了可供60余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从事生产经营的就业园区,并明确表示,对吸纳社区无业、失业人员的业主将给予政策优惠,业主纷纷响应。
愿为两劳人员担保
在无业失业者中,两劳刑释人员是个大难题。共和新路街道、居委会两级干部及就业援助员与他们实行“一对一”对口援助。有的干部甚至以自己的人格担保,向企业推荐那些渴望就业且态度积极的两劳刑释对象。
年近50的大徐刑释后,没有单位愿意接纳,只能与职校毕业同样无业的儿子靠打零工艰难度日。街道劳动管理部门干部小陈为此很着急,四处打听为这父子俩找工作,最终一家企业被小陈的诚心和信用担保打动,收下大徐做绿化养护工,月收入近千元。随后小陈又介绍有一定技能的小徐到某工业企业担任数控车床操作技工,月收入达2000余元。大徐十分感激,表示要做社区公益活动志愿者,回报政府和社会。据悉,今年前9个月,街道已有60多名两劳刑释者走上了工作岗位。
本报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顾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