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第23个国际盲人节。武警上海总队二支队二中队的官兵给残疾双胞胎杨栋、杨梁送去了一份礼物——一台崭新的CD播放机。打开机器,杨家不大的房间里,响起了二中队官兵对兄弟俩的问候,其中还有曾经照顾过杨家的5名退伍战士的祝福。
从1994年到现在,二中队的官兵照顾杨家兄弟整整12年了。12年,幼童成长为青年,很多人和事都发生了变化,但武警官兵对杨家兄弟的关爱从未改变。
称呼变了,爱心接力却未断
家住上海普陀区光新一村的杨海明身患重病,妻子不幸去世,留下一对双胞胎,大儿子杨栋双目失明、患脑瘫,小儿子杨梁也双目失明、智力低下。这个破碎困苦的家庭,幸好遇上了一群兵。
1994年9月,武警上海总队二支队二中队战士陈新毅在参加宜川路街道“助学帮困”活动中结识了杨梁,了解到杨家的境遇。从此,陈新毅和杨家结了缘。
那时,已届学龄的杨梁上下学路程有5公里远。陈新毅每天清晨5时骑自行车到杨家,送杨梁上学后再返回驻地值勤,下午又到学校把他接回家,并辅导他做家庭作业。
1997年11月23日,一个特殊的“助残在杨家”新老交接仪式在宜川路街道举行。陈新毅郑重地将一本助残、扶残日记本交给了新战士成红伟。小杨梁得知陈叔叔要离开了,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由于杨梁的父亲行动不便,成红伟理所当然地成为他的代理家长。学校的老师都认识成红伟,杨梁的换洗衣被等日常用品也都由他一手操办。当时部队每月的津贴才40多元,可为了在校读书的杨梁能掌握好时间,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成红伟特意省下钱买了块盲表送给他。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茬一茬的年轻战士来到部队又离开部队,随着小杨兄弟俩慢慢长大,“武警叔叔”成为“武警哥哥”。如今,副中队长杨一萌,战士严双建、柴亚州又从老兵邓英辉手中接过爱心接力棒,担起照顾杨家的责任。
距离远了,关爱之心紧相连
2006年初,杨家从光新一村搬到了位于沪太路的亲戚家,和二中队有近10公里的路,官兵们对杨家兄弟的关心并没有因为距离变远而淡化。每个星期天去看望杨家兄弟,依旧是二中队的不成文规定。每个星期天上午,坐在家门口的小板凳上迎接武警哥哥们,也成为杨家兄弟的习惯。
杨家搬到新居后的第三个星期天,中队因为执行临时任务,来不及通知杨家便出发了。杨家兄弟同往常一样坐在家门口等待,可过了中午还没等到,便着急了,在父亲不注意时,摸索着出了家门。杨海明发现儿子不见后,只得向中队求助。指导员姚俊立即带上几名留守人员赶往杨家,终于在离杨家不远的公交车站发现了满身泥土的杨家兄弟。当姚俊上前喊他们时,杨梁和杨栋听到熟悉的声音,紧紧地抱住指导员嚎啕大哭:“我等了一天哥哥们都没来,你们是不是不要我们了?”
这一情景感动了在场的每位官兵。经历了这件事,中队官兵对杨家兄弟照顾得更加细心,除了每星期去看望,还经常打电话嘘寒问暖。
杭州籍战士颜杰杰退伍后在一家公司跑业务,每次到上海都要去看望杨家兄弟俩。很多退伍老兵也一直关心着他们的成长,经常写信打电话。如今,杨家写字台抽屉里那些战士的来信是哥俩最宝贵的东西。每当他们不开心的时候,杨海明就会拿出这些信来念念,总能引出一片笑容。
帮扶方式,伴随成长而变化
关爱的方式有多种,随着杨家兄弟成长,二中队官兵的关爱方式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去年8月的一天,战士秦兵与往常一样,带着杨梁爱吃的早餐赶到杨家。他叫了几声门都没有回应,于是推开虚掩的门,发现杨梁呆呆地坐在家中,双眉紧锁,不说话,也不肯吃东西。
杨梁怎么了?这个消息被带回中队后,战士们都牵肠挂肚起来。指导员姚俊放下手中的工作,前去了解情况。原来,渐渐长大后,杨梁接触了越来越多的人和事,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用的人”,对自己的身世感到难过,更厌弃自己的残缺。
对此,二中队官兵及时转变帮困思路,从简单的生活帮助转变为精神上的鼓励。秦兵买来了好几本关于残疾人创业成才的书,还给杨梁讲张海迪身残志坚的故事。中队里的大学生干部杨一萌从接过助残接力棒开始,就自学心理学知识,并获得心理咨询证书,成为杨家兄弟的专职心理咨询师。后来,通过多方协调,二中队为杨梁联系到一个盲人按摩学校,让他学一门手艺。以后,每当官兵们过来,杨梁都会高兴地提出给他们做按摩。他说:“一直以来都是武警哥哥们帮助我,现在能为你们服务是我最开心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