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生期待增开高尔夫课 学者称暂不适合
“高尔夫进高校”问题又引发了新一轮讨论:复旦大学最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1%的学生不认可高尔夫是精英培养课程。河南高校学生对此事态度如何?记者在省会几所高校进行了随机调查,接受采访的大学生都对高尔夫这个洋玩意儿充满好奇,期待着有一天也能高贵一把。“学校要有高尔夫球场那么大的地,办学还来不及呢!”但结合河南的实际出发,很多学者都认为:河南高校目前还没有高尔夫生长的土壤!
大学体育课程不够丰富
郑州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3年级的高威是位“灌篮高手”,虽然每堂体育课他都能过次“篮球瘾”,但提起目前的课程设置,他说:“体育课应该丰富多彩,让大家多尝试一些项目。 总是打篮球有些单调,学校现有的课程太少了,应该多开一些课。”
事实上,郑州大学是省内高校体育课设置最为丰富的高校之一。但“学生们普遍觉得体育课开设项目太少了,现在的学生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郑州大学体育系主任林克明坦承。
学生期待尝鲜
林克明是省内高校中为数不多的打过高尔夫球的体育老师之一,也是采访中唯一一位赞成开设高尔夫课的老师。
说起高尔夫运动,林克明说:“目前郑大还没条件开设高尔夫课。但开设这门课对学生是十分有益的。高校体育课设置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兴趣需要。”林克明说。
郑州大学英语系1年级一位姓李的同学说,高尔夫是一种具有社交功能的运动,在大学提前掌握了这门社交能力,以后进了外企工作,与一些高层次人才接触就多了几分自信。
高尔夫不适合河南高校
“学校要有高尔夫球场那么大的地儿,办学还来不及呢!”马永红说。
马永红是河南财经学院体育教学研究部的副主任,在她看来,高尔夫是一种休闲式体育运动,学生可根据兴趣学习,但把高尔夫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就没必要了。
马永红直截了当地说:“高尔夫运动对场地、地形要求都很高,就河南高校而言,目前都不具备这些硬件条件。”
“此外,课程的选择还要考虑学生的基本情况。”河南财经学院教务处副处长云伟宏补充说,河南高校的学生不少都来自农村。学生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之下,接受高等教育,提高个人素养才是重中之重。
高校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在“高尔夫进大学”的问题上,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副教授宋伟看到的是高校对传统文化的忽视。“中国的大学应该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上,高尔夫这种运动没有必要作为必修课。”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的宋伟说。
“这一代年轻人,传统文化缺失太多了,这应当引起高校乃至社会的重视。”宋伟说,不要说理科大学生,就连文科大学生,也没有几个能把《论语》、《孟子》这些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背诵下来。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我们已经出现了断裂,这对一个民族来说非常可怕。
宋伟说,大学应当把精力放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上,即使是培养精英人才,首先也应是个地道的中国人,将来与外界打交道时也要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了解自己的祖国。
高尔夫仍是奢侈品
目前,郑州市有正规高尔夫场地的俱乐部有两家:位于郑州市东开发区的金沙湖高尔夫球会和位于郑州黄河大观旅游度假区的思念高尔夫球俱乐部。这两家俱乐部的会员的年卡费则高达28800元和30000元,每次打球还要额外收费。
在节假日,来客自带球杆到这样的正规球场内打一场球(18个洞),要花上800元以上。如果要租球杆和球鞋还要再花费200元左右。
“高尔夫就是高贵的代名词,沾上高尔夫三个字就注定价格不菲。”金沙湖高尔夫球会的工作人员介绍,一套最便宜的仿制品高尔夫球杆也要2000多元。这样的消费标准,注定了高尔夫球运动目前只是极少数高收入阶层的奢侈消费。
漫画/王伟宾 本报记者 曹帆 见习记者 高云 (责任编辑:车东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