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52东北新闻网正值水稻收获的季节,哈尔滨市通河县三站乡的30余户稻农却愁容满面欲哭无泪。因为开春时购买了处于试验期的稻种“龙洋208”,致使水稻大幅减产,他们损失惨重。据粗略统计,这30余户稻农耕种了近200亩该稻种,损失15万余元。 据了解,用处于试验期的稻种充当新品种出售属于销售假种子。高产稻成了不熟稻通河县三站乡农民刘振国今年种了39亩水稻,眼看到了收获季节,可田里的稻穗干瘪着无法收割。他是购买假种子的农户中损失最惨重的一个。今年年初,刘振国到该乡“二门综合商店”购买种子。经销商杨林华向他推荐了一种名叫“龙洋208”的稻种,并承诺:“龙洋208”亩产量至少600公斤,如果水肥亩产量还能再高。刘振国听后购买了9袋共180公斤“龙洋208”稻种,回家后全部种在了39亩水田里。刘振国说,起初稻苗生长得没有异常,可是到稻穗应该黄熟的时候,这些水稻却刚抽穗(指农作物由叶鞘中长出穗)。9月末是水稻收割的季节,可自家的水稻还干瘪着。于是,他找到杨林华。杨林华拿出一份协议,上面写着每亩地按100元赔偿。刘振国表示反对。刘振国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往年一亩地大约500公斤收成计算,一亩地的收入应该在1000多元,39亩地的收入应该是5万元左右。可今年,一亩地只收150公斤水稻,加上经销商赔偿的100元,一亩地的收入才400元,连成本都收不回来。今年39亩地的收入比往年少3万多元。为了讨说法,刘振国跑遍了所有相关部门,但一直没有结果,走投无路的他写下了绝命书。记者看到绝命书上写着:“种地贷款2万多元,加上外债一共3万多元。儿子就要没学上了,妻子有病躺在床上,我真的是无法向她们娘俩交待。”他希望通过他的死能够提醒更多的农民不要再上当,希望引起社会对农民这种境遇的关注。10月15日,刘振国准备离家一死了之时,他的儿子放学从外面回来。看到活泼可爱的儿子,他的心一下子软了下来。经销商坑了30多农户在通河县三站乡的居民陈万志家的院子里,横七竖八地堆放着装粮食的麻袋。4月21日,陈万志花240元钱从“二门综合商店”买了2袋共40公斤“龙洋208”稻种,种了7亩水田,可现在只收了1500多公斤水稻,比往年少收2000公斤左右。他说,这些粮食已经收回来十几天了,收粮食的车来了五六趟,可就是没人要他家的水稻。尽管他把价钱由2元/公斤降到了1.6元/公斤,可还是没有人买。陈万志从自家仓房里拿出一条丝袋,正是他春季购买稻种的包装袋。在“种子标签”上贴有国际质量监督光标,上面还写有“长米粒”、“口感好”、“米饭喷喷香”等宣传语。农民栗大波家在春耕时为种地贷款3万多元,可是不想却买回了假种子。他说,幸亏他只种了7亩“龙洋208”稻种,如果都种了这个品种,那他的损失就更惨重了。栗大波说,代理商表示按100元/亩赔偿,可是即使他们在协议上签字也只能是得到一张欠据,等过段时间水稻埋在雪里了,还去哪儿要钱。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仅通河县三站乡就有30余户农民种植了“龙洋208”稻种,少则两三亩,多则二三十亩,造成农民经济损失15万多元。据村民反映,通河县其他乡镇以及木兰、方正等地也有很多稻农种植了这个品种的水稻。“龙洋208”是实验品种10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通河县三站乡销售“龙洋208”的“二门综合商店”。店主杨林华对此解释说,那些农民所种的稻种确实是从她那儿买的,但她不是代理商。至于水稻产量与宣传单不符涉及到的赔偿问题,“龙洋208”的销售单位——齐齐哈尔富尔农艺有限公司现在正与受害的农民进行协商。她拿出一份富尔农艺有限公司给农民们出具的赔偿书,粗糙的纸张上歪歪扭扭地写着:“由于2006年气温偏低、少日多雨,引发‘龙洋208’水稻减数分裂,形成空瘪粒。特予以100元/亩赔偿。”通河县农委副主任邢广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水稻品种培育期都要三四年,最多的可达七八年,需要反复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土壤中进行试验,经黑龙江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后才能作为品种普遍推广种植。“龙洋208”不属于品种,只是一种处于试验期的稻种。《种子法》中明确规定,用处于试验期的稻种充当新品种出售属于销售假种子。他们将对此事进行调查,对售假者进行处罚。(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责任编辑:龙秋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