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我市加大农村供水建设的力度,特别注重水质安全,让广大农村百姓逐步告别饮用苦咸水、高氟水和污染水的苦恼。
据了解,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我市开始实施农村人饮工程,全市人畜饮水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2000年,市政府又开始实施农村改水工程,逐步解决农村群众饮用苦咸水、高氟水和污染水问题,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在农村地区投入饮改水资金2.82亿元,兴建人饮工程1550处,解决了山、塬、岭和污染区212万多人的饮水困难,群众饮水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根据国家水利部、卫生部今年颁布的新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4项安全标准: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水量,每人每天可供饮水量不低于50升;方便程度,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保证率,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5%。我市目前正在各区县开展饮用水安全调查,为编制农村饮用水安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逐步解决全市农村190余万群众饮水不达标问题。
同时,“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建设蓝田、临潼等7区、县县城供水工程,逐步向周围农村延伸供水管网,扩大供水区域。城乡供水方面,计划建设小城镇集中供水工程80处,新增供水能力8000万立方米,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675处,解决1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本组稿件文/记者张琦图/记者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