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是位面带笑容、谦和有礼的中国人。当别人喊他俄语名字时,他总是笑着应答并微微鞠躬,用不标准的俄语答道:“你好!怎么样?好吗?”15年前,李在家乡满洲里认识了一个俄罗斯倒爷,随后来到外乌拉尔地区最大的市场做起毛毯批发生意。一天,店里来了个俄罗斯人,“一条毯子多少钱?”尽管当地最高售价是30美元,李还是随口说“100美元”。俄罗斯人用计算器算了算,然后订了批货———要了40条。此后,李得出结论:俄罗斯人非常慷慨,甚至不讨价还价。半年后,他来到伊尔库茨克,发现那样的绒毛毯子在旧货市场卖到500美元。
现在,李又有了新朋友———当地一家大型农业联合会的经理。两人的友谊是从争吵开始的。“中国的!”看到放在经理办事处门口的新设备,李骄傲地说。“不,这是德国的‘西门子’”,经理郑重其事地反驳。李指着机器上的标签,“西门子,中国制造”。当得知这些机器是从中国运到德国然后转卖到俄罗斯、价钱也贵了两倍时,经理很惊讶,不停地骂中间商,李再一次确信:俄罗斯是很慷慨的民族。李答应他的新朋友帮忙从中国直接进口机器,不经过任何中间商。
阿尔泰国立大学的切列巴诺娃的毕业论文题目是《1949-2004年中国军事政治理论的形成与演变》。“我的结论是,北京不会为增强军事实力而牺牲经济进步。如果西伯利亚已被中国毛毯‘占领’,又有什么必要派遣士兵到这里呢?”看看李你就会明白,她的话没错:中国人“占领”俄罗斯用的不是导弹而是毛毯,还有他们的灵巧机敏和顽强的生存能力。
中国人还是当地企业主的“救命稻草”。克麦罗沃州一家奶制品厂的经理亚历山大·苏西宁说,他的工厂需要230个人,但“每次发工资后都有俄罗斯工人不来上班了”,他很恼火,于是雇了中国人。
与俄其他地区不同,西伯利亚的中国人不仅在商品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对当地人来说,中国是唯一的伙伴,当地行政长官也经常访问中国。今年春天,西伯利亚地区所有州与边疆区的代表团访华,试图说服中国商人到俄投资。
事实上,在西伯利亚森林里,中国人早就感到自己是主人了。“如果没有中国人,林业就不会完整地保存下来”,护林员尼古拉·阿累舍夫确信,“整个行业15年内依靠中国人购买圆木而存活下来。”
最近,反华情绪在西伯利亚增长,部分原因是并非所有中国人都像李那样彬彬有礼。新西伯利亚害怕中国人的扩张,那里出现了中国人将成为下任市长的警示标语。而托木斯克一些企业家给州长写信要求管束中国商贩,“不交税,低价倾销。一句话,把俄罗斯商人赶出了市场。”他们抱怨道。克麦罗沃州副州长说:“不久前,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中国企业主,把他请过来谈了谈。几天后他就交了200万卢布的税金。”
在西伯利亚,人们已开始明白:如果俄罗斯不同邻居建立文明的相互关系以保证在此作客的中国人按照我们的规矩办事,那事情就不会有好结果。
目前,俄正在吸引中国人参与“廉价住房”发展计划,中国人有资本和技术。哈尔滨每平方米房价只有300美元,而新西伯利亚已达到1000美元。”
(俄罗斯《消息报》) 上图:今年是“中俄友好年”,中俄双边文化与商贸交流非常活跃。图为在中国访问的俄罗斯大学生被中国的工艺品所吸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