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摄影报道
10月的广州沉浸在百年广交会的火热之中,而在中山纪念堂,一场大型原生态舞剧《云南映象》给广州市民带来一种另类的震撼,16日到21日的连续6场演出,让这个燥热的10月又多了一份感动。
《云南映象》中,舞蹈演员有四分之三是云南那些山寨里土生土长的村民。在选用演员的过程中,并不像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些“选秀”活动,要求参加选拔的人必须要有一些特别准备的才艺展示,而只要他们把自己在歌舞方面最原始、最真实的一面表达出来,也就是说,越原生态越好。
“杨老师是在到云南大理采风的时候找到我们的。”演员们回忆起当初加入《云南映象》的过程:“杨老师的选择没有什么具体标准,总之她就是不喜欢做作的、刻意的表演,可能在演出中,观众们会发现我们跳舞的动作很大,甚至很野,但那正是杨老师所要表现的原生态,因为在我们云南,当地的人跳舞确实就是那样的。如果要让我们跳那些现代的舞,我们肯定跳不来。”最后,演员们用四个字概括了一下,就是“越土越好”。
进入到云南的最深处,选择最贴近自然的这些村民,对此,杨丽萍解释道,这些山民和族人们的舞蹈正是为了表达对万物的感情。“因为他们相信万物是有灵性的,需要去沟通,因而他们认为自己跳舞就是在和天地对话,这才是与生俱来的舞蹈的本质,也是我坚持起用这些质朴淳厚的舞者的原因”。
一部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往往凝聚着个人血与泪、情与爱的别人无法替代的感受,去表现经验事物,这就救助了一些珍贵而不被重视的东西,这种东西实际是人类共享的经验。杨丽萍舞蹈艺术对社会及文化的再启蒙,是通过不粉饰、不造作、不媚俗的真情及深化后的真实性展示给观众,因而发掘原始情结和组合当代舞蹈语言,调动一切高原民族舞韵而融入现代书画来构成视觉冲击。这样的舞蹈语言一旦引起共鸣,艺术中的张力就具有了真正的社会意义。图:天地初开,原始的族民在混沌的自然条件下艰难地生活。
图:演员背上画的图案是本民族的图腾,代表着神的力量和威严。《云南映象》中,四分之三的演员来自云南各地民间,很多人本身就是常年在田间地头劳动的少数民族群众,他们的舞蹈正是为了表达对万物的感情。 图:从田间来到广州,演员们对身边的新事物充满了好奇。用手机给自己拍照成了他们演出之外最喜欢的一项娱乐活动。 图:演员们身上的演出服装是各民族民间生活着装的原型,并且所有的道具都是自己亲手制作的。 图:演出前,演员们在后台化妆。老左的长头发已经留了好多年,如今成了道具。图:虽然经历了上百场演出,但每次演出前的排练仍然相当严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