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观众昵称为“肥肥”的香港著名艺人沈殿霞,最近因生病住院受到了各方关注。据说肥肥从1986年以来一直受到胆囊炎、糖尿病等疾病的困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胆胰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雷若庆教授日前在接受《健康财富》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少肥胖人士都面临着胆囊炎及其并发症的威胁,预防是最重要的肥肥患病引发健康关注——
中年肥胖注意“保胆”
有媒体报道,肥肥因胆囊炎并发肝脓肿(也有说是急性胰腺炎的),危及生命。 胆囊炎也会致命吗?雷教授向记者分析道,肥肥原先就患有胆结石,并发肝脓肿甚至中毒性休克都是有可能的。胆囊炎分急性胆囊炎与慢性胆囊炎两种,细菌感染通常会引起急性胆囊炎,如果急性胆囊炎经常反复发作就会引起慢性胆囊炎,但是有时慢性胆囊炎也会急性发作。胆结石就是在胆囊内或胆管内出现了石块,通常引起胆囊炎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胆结石,同时在患有胆囊炎时,胆囊的渗出物又会形成胆结石,变成了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胆囊炎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无症状时期,接着发展到有症状但只局限在胆囊本身,最后发展到胆囊外,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安全。胆囊炎并发肝脓肿或急性胰腺炎均系胆结石所致,胆结石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以下几种:
急性阻塞性化脓性胆管炎:为常见并发症之一,其表现为发热、腹痛、黄疸三联征,严重时出现休克。
细菌性肝脓肿:结石梗阻胆道,形成化脓性胆管炎后,细菌自胆管向上扩散到肝脏,引起肝脓肿,表现为:右上腹胀痛,寒战高热、大汗淋漓、全身乏力。
胆道出血:胆管发炎形成脓肿,脓肿溃破,侵蚀了肝脏里的血管而发生。表现为:右上腹剧烈绞痛、吐血(或解黑大便),严重者可发生休克。
中毒性休克:胆道被结石梗阻发生感染,吸收细菌毒素而引起的。其表现为:右上腹疼痛、黄疸、高热、寒战、神昏、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冰冷、血压下降。
胆源性胰腺炎:胆总管结石在壶腹部嵌顿,或在排出时损伤十二指肠乳头,均可能导致胆汁返流入胰管,从而诱发急性胰腺炎。消化道胆瘘:当结石侵蚀穿透胆管壁及相邻胃肠时便形成消化道胆瘘。
胆囊坏死穿孔,胆汁性腹膜炎:胆囊一旦坏死穿孔,脓性胆汁流入腹腔,引起腹膜炎。这是较严重的并发症,老年病人尤其易发生。表现为:腹痛突然加剧,腹肌压痛、腹紧张反跳痛。
细菌性肝脓肿应早诊早治
此前也有媒体报道称,肥肥“因胆管问题扩散到肝脏,切除部分肝脏。”雷教授解释说,其实由胆囊炎并发的细菌性肝脓肿一般不做肝切除,而主要采取穿刺引流方法治疗。
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必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较大的单个脓肿,应施行切开引流,病程长的慢性局限性厚壁脓肿,也可行肝叶切除或部分肝切除术。多发性小脓肿不宜行手术治疗,但对其中较大的脓肿,也可行切开引流,常用的手术途径为:经腹腔切开引流:适用于多数病人,但术中应注意避免脓液污染腹腔,保证引流通畅;经腹膜外切开引流:主要用于右肝叶后侧脓肿,可经右侧第十一肋骨床或切除其小段肋骨,在腹膜外用手指钝性分离至脓肿,行切开引流,但应注意勿损伤胸膜。
肥胖者小心胆结石
沈殿霞因肥胖而被亲切地称呼为“肥肥”、“肥姐”,肥胖对她而言已成为一种身份象征,但对健康而言是绝不可取的!雷教授告诉记者,由于肥胖者常伴随高脂血症、高胆固醇,因此是胆结石的易发人群,尤其是40岁以上的肥胖女性。女性雌激素会使得胆固醇更多地聚集在胆汁中,而中老年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减少,代谢水平下降,故结石容易形成。胆结石是在胆脂酸与胆固醇比例失调的情况下,胆固醇出现结晶所致,只有特殊情况是胆囊分泌的胆液由胆管流到十二指肠,十二指肠的细菌回流到胆囊而形成感染。胆囊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高胆固醇正是胆结石的元凶。
预防胆结石,饮食非常重要。总体应限制胆固醇摄入,患者不宜吃动物内脏、海鲜,少吃油炸食品和糕点,少吃刺激的辛香料、碳酸饮料、酒精等促进胃液分泌的食品,胃液会刺激胆囊收缩,增加结石的发生。饮食应讲究荤素搭配,宜吃精肉、河鱼。除了做到饮食有规律,劳逸结合也很关键。
雷教授指出,治疗胆结石的“梦想”是预防在先。一旦已有结石,目前的碎石、排石方法大多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复发率也高,较好的治疗方法是胆囊切除。胆囊切除的方式有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类,目前腹腔镜手术是首选。由于早期发现、及时诊治,胆结石的治愈率也会较高,因此定期查查血脂、胆固醇及通过B超检查,能帮助早期发现结石。胆结石的发病症状表现为,食用油腻食品后右上腹疼痛、右肩背部放射性疼痛。这些症状是非特异性的,与胃肠、肝脏疾病的症状很相似,所以病人在一开始往往会误以为是胃肠疾病或肝病做非胆结石症检查,而耽误确诊时间。因此当出现右上腹疼痛等症状时,也要考虑到是否胆结石引起,早做相关检查以早日确诊,早日治疗。
(健康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