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动一页页书籍的纸张,就像春蚕咀嚼一片片桑叶;书籍是人生旅途的火把,读书是精神充实的保障……”在“新上海人演讲比赛”中,一篇《打工心语》拿了唯一的一等奖,作者说,是外来建设者读书会让他爱上了读书。
每到周日晚,在上海闵行区虹桥镇吴中路810号的3楼,总有一间教室灯火通明,不少民工从四面八方赶来,围坐在一起,操着南腔北调,交流各自的读书心得。 8年来,因为民工的流动特性,读书会的会员来了又走,前后共有1300余人在此品味过书香。创立初期,所有会员仅有初中或小学文化程度。而在如今的30多名会员中,在读本科的就有3人,在读大专的有10多人。读书会被他们亲切地称为“我们的精神家园”。
周周有聚会 两周一本书
再困难也要坚持读书
办读书会并不稀罕,然而,上海这个以民工为会员的读书会,在过去的8年间周周有聚会,每个会员两周必须选读一本书、写一篇体会文章,坚持不懈,却实在不易。
读书会成立于8年前,前身是外来人口较多的虹桥镇为丰富农民工业余生活而开办的短期艺校。3个月一期的免费培训之后,一些学员意犹未尽,在书法班老师胡一心的指导下,办起了这个读书会。
老会员们都记得最初几次活动时的情景:穿着背心、拖鞋就进教室的,头发蓬乱、多日没洗澡的……一间活动室被挤得满是汗臭味,人人眼中充满了渴望,却又低了头红了脸不敢和老师对视,站起来说话时个个吞吞吐吐。
现在的读书会已具一定规模:有自己的会长、副会长,有规范的入会程序,设有外联部、文学部、内务部等机构,还有“自我发起,自我管理,自我运作,自我发展”的读书组织和读书计划。每周日晚上的活动,被分成新闻琐谈、书海撷英、心情故事或习作点评、友情时光、探索频道(主题讨论)等不同栏目,由会员轮流主持。
针对民工的需求,读书会的内容不断进行调整。开始时,读书交流的选题以解决打工中可能遇到的难题为主,如“与老板发生纠纷怎么办”、“怎样处理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关系”等;到了后来,文秘基础、销售实务等职业技巧和“WTO与中国的关系”、“西部开发的可行性和展望”等都成了他们关注的内容。
没有经费,场地也一迁再迁,读书会一路困难重重。最艰苦的时候,读书会曾借了一间少儿阅览室活动。房间小,每张小板凳上挤坐两个成年人,有时甚至只能站着。组织者说,是外来务工青年对于书籍与知识的渴望、对于生活的热情和坚韧,让他们走到了今天。
提升自我素质 融入都市生活
读书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像很多会员一样,来自江西南昌的彭泳将加入读书会看作自己人生的一件大事。刚到上海时,他曾感到自卑和苦闷,想读书上进却懵懂无助。参加读书会后,他喜欢上了英文小说和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图书。眼下,他在一家轿车维修站工作。偶尔有外籍车主来修车,他总是被同事推上前去接待。公司的董事长也曾好奇地点名要见他这个爱读书的打工仔。
来自陕西宝鸡的老会员聂凤娟感慨道,“在这里改变最大的,不仅是言谈举止、礼仪习惯,还有面对生活的态度和思维方式。”从打扫厕所的清洁工到行政后勤组主管,她的气质和谈吐已显得很文雅。在一道出来的“乡党”们准备攒了钱就回家盖房时,她却把钱花在买书和上网上,并且送孩子进了上海的学校。
读书改变人生。不知不觉地,许多会员都成了所在单位的骨干,或者自主创业当了小老板。读书会首任会长黄保良来自安徽,原来是一名司炉工,如今,大学毕业的他已成为一家大型汽车销售公司的营销主管;原来是一家公司门卫的王川嘉,如今做起了装潢生意……
“书读多了,眼界宽了,会表达了,心情舒畅了,有自信了……”会员写下了逾千篇读书交流文章,其中不少发表在各类报纸杂志上,有的还在全国的征文评比中获了奖。
有专家表示,对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的外来务工青年来说,读书会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心理发育”环境,在这里,他们可以学习知识、交流感情、培养兴趣、提高素质。他们能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将读书会自发坚持了8年,难能可贵,这也说明,这一特殊的人群一直存着增长知识、提升自我修养、融入都市生活的渴望,应该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关注,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扶持。
8年来,有些会员或回乡了,或单位变动了,或成家生子了,不能再按时参加活动,但心里却一直放不下这里。“这儿像是我们的娘家”,老会员张小琴的孩子才2岁,但她对记者表示,一直盼着孩子大些后,能再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