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城牛奶从“鲜”变“纯”
今报讯(记者 李艳娇 实习生 左晓娜) 曾被两度推迟实施的“禁鲜令”下月1日起将再度付诸执行。记者昨天走访市场发现,奶制品包装上已鲜见“鲜牛奶”字样。但业内人士指出,“禁鲜令”未必能如期实施。
“鲜奶”变成“纯奶”
2004年5月,《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发布。《指南》指出,凡是加工过的食品,其标签上一律禁止使用“鲜”字,以防止企业利用标签进行商业炒作。《指南》特别指出,鲜奶的标准术语应该是生鲜奶,也就是刚从奶牛身上挤下来的奶。这也就意味着,现在市面上销售的奶制品都不能打“鲜”字旗号。
面对下月实施的“禁鲜令”,沈阳一大型超市的奶制品采购经理吴松表示,现在乳品企业已经逐步调整了宣传卖点,都在向“纯”字靠拢。而对于商家的文字游戏,消费者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关心,多数消费者认为,牛奶本身没有变化,叫什么无所谓。
“禁鲜”可能再生变
被业内称为“禁鲜令”的《指南》本应于去年10月1日实施,却由于多方反对不得不两度推迟,主要矛盾点就是乳品企业反对将“巴氏奶”与“鲜奶”完全区分开来。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沈阳市场上一直没有真正的“巴氏奶”,而更多的是“常温奶”。前者比后者要更“新鲜”,要求当天生产当天销售。辉山目前就在秘密研发“巴氏奶”,但其迟迟未推出,也是在观望国家相关部门对“鲜奶”的最后定义。
而一知名乳企东北分公司总经理认为,“禁鲜令”目前仍有争议,下个月如期实施的可能性不大。 (责任编辑:张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