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妻猜忌21年终成嗜血恶魔
一段婚姻悲剧让邱兴华走上心理异化之路 本报记者两赴安康全程启示杀人狂的婚姻生活
文本报记者柯学东 曾向荣
今天,距法院一审判处邱兴华死刑已经过了6天,但直到昨天为止,邱兴华都没有和自己的律师联系有关上诉事宜。 据安康市看守所传出消息,10月19日审判当晚,邱兴华彻夜难眠,身体颤抖个不停,不时用报纸遮住脸,痛哭流涕。这与上法庭前的“高谈阔论”形成了鲜明对比。显然,19日的审判给了邱兴华内心极大的冲击。而邱兴华的辩护律师昨天告诉本报记者,邱兴华至今对一审判决没有认定他妻子“不忠”行为耿耿于怀。
邱兴华与何冉凤有着长达21年的婚姻史,当地人说,正是这出悲剧性的、一波三折的婚姻,导致了邱兴华走向了嗜血之路。
为此,本报记者在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两次前往安康采访,通过走访邱兴华、何冉凤本人以及他们大量的亲戚、朋友,全程记录他们21年的婚姻生活,从中寻找邱兴华走上杀戮的异化历程。在法院审判邱兴华的前一天,陕西省石泉县后柳镇一心村一个叫“何家梁”的村落下了一整天的雨。院子里坐着三三两两闲聊的人们,一只黄毛小狗蹲在墙角,见到山下有人来,它也懒得吠了,几个月来,它见过了太多的陌生人。
与一个月前紧张得让人窒息的气氛相比,现在这里变得异常安静。
何家梁的男男女女大多与邱兴华沾亲带故,但他们还不知道邱兴华审判的任何消息,似乎那个制造了一场惊天杀戮的中年男人现在与他们已无太多的关系。不过,当记者准备离开的时候,邱兴华的“舅老倌”何冉富还是坚持要留下那份案件的起诉书复印件。
自称11次恋爱后才结婚
何家梁的房屋基本上由泥土筑成,是个清代老院子,如今仍挂有一个刻有“耕读世家”的牌匾,原是邱兴华妻子何冉凤祖上的老物业。直到土改时,邱兴华的父亲才从外地来此落户,分到一间房。何家梁8户人家中有5户姓何,邱家是单门独户。
邱兴华就出生在这个老院子里,并在这里生活了40年,他的童年、他的爱情与婚姻都从这里开始。
在邱兴华还没记事的时候,父亲便已去世,母亲接着又得了精神病,经常会无缘无故地发脾气,经常自言自语地说上两三个小时,至今依然如此。
在外人眼中邱兴华是一个“从小爱玩弄小聪明”、“不务正业”的人。但在妻子何冉凤看来,邱兴华小时候真的是很聪明的,“有两把刷子”,他读中学时,就能靠刻章养活自己。正因为这样,在邱兴华25岁的时候,比他小8岁的何冉凤心甘情愿地跟随他。
但是,邱、何两人的感情一开始就充满了曲折与磨难。
据当地人讲,年轻的时候,邱兴华总爱跟别人讲述他辉煌的恋爱经历,哪怕在妻子何冉凤面前也从不隐瞒。如今,何冉凤还能记得丈夫当年是如何向她吹嘘恋爱经历的:“老邱说自己谈过11个对象,他是个很有想法又挑剔的人,和那11个姑娘都谈了一段时间后发觉不好就换了,最终才选了我。”
但是,在何冉富看来,邱兴华当年是在吹牛,因为“他一贯如此”。
不过,连何冉凤都没想到的是,邱兴华当年之所以坚决要娶她,还有着一个非常意外的原因——他是在报复何姓家人,也是“在何家人面前为自己争口气”。
在接受审判前,邱兴华在“号子”里曾给安康市检察院递交过一封检举信,在这封信中,邱兴华说,在他与其他姑娘谈婚论嫁时,何家的人总说他有心脏病,搅黄了他不少好姻缘,最后他干脆下定决心娶何冉凤为妻,别无他人。
据当地人说,何冉凤只有姐妹俩,当时人长得漂亮,是一心村有名的美女,邱兴华成功迎娶她后,几乎让村里所有人都跌碎了眼镜。
与未来岳父对簿公堂
邱兴华与何冉凤的婚姻可谓一波三折。据邱兴华本人回忆,当时他家与何冉凤家住一个门洞,1984年两人就悄悄开始“自由恋爱”了。
但这桩婚姻一开始就受到了何家人的联合抵制。于是,两个年轻人选择了私奔,并在邱兴华承包的一个米面加工厂里开始了同居。何家自然不肯罢休,竟然派人将二人找到并“押回”何家梁。
在“押回”何家梁后,何冉凤被紧锁在何家的土房子里。而邱兴华并没有罢休,四处托人写“状纸”,将未来的岳父告到法院。最后,当地法庭与司法所介入,何家因“干涉婚姻自由”受到批评。何冉凤被锁9天后被放出来,最终与邱兴华结婚。
不过从此以后,尽管同住一个院子,两家不再互踏门槛。何家一直当没有何冉凤这个女娃。直到邱兴华杀人案案发后,何冉凤才再次回到娘家,此时已距她离开何家梁8年有余了!
对妻子猜忌始于结婚前
老婆总算娶回了家,但好景不长,邱兴华开始怀疑她“红杏出墙”。
邱兴华回忆说,结婚前,当地法庭曾有两位工作人员就和何冉凤发生过关系,还鬼混三年。邱兴华向检察院举报说,当时何冉凤曾经多次想谋害他。不过事已多年,邱兴华提供不了任何证据。
怀疑归怀疑,邱兴华还是跟何冉凤维持了长达21年的婚姻生活。
婚后,两人很快生有两个女儿。这让邱兴华很不甘心,他立志要生一个儿子。1991年,他终于有了一个儿子,为此他被罚款5000元。据说,至今他还没交清罚款。
有了3个孩子后,邱兴华的五口之家经济状况很快恶化,此时他也开始了东拉西借,“前科”也是这时候开始的。“他至少坐过4次牢(应是看守所)。有地他从不种,修机器又老是扣留人家的零部件,生意日见清淡,后来只好搞坑蒙拐骗了。”何冉富说。在此期间,邱兴华的确几度被派出所调查,罪名是“走私黄金”、“拐卖妇女”、“偷铁路设施”等等。
最后,村里人都有意无意疏远他,何冉富说:“那时,在一心村,他已没有活路了,没有人愿意帮忙,他一家不走就要饿死在这里。”
1999年春节前4天,邱兴华全家离开了生活40年的一心村,开始了第一次搬家,从此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