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北新闻网
本报讯 (记者赵春刚)“在我的世界里,天总是蓝蓝的,空气总是新鲜的……”昨日下午,在长春师范学院的校园里,大一新生郭爽说出了藏在她心里两年的一个愿望,加入中华骨髓库、死后捐献遗体。 6年的寄居生活让她长大
“在我困难的时候,很多人帮助过我,妈妈常教育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所以我要好好学习,尽一切力量服务社会!”
郭爽出生在长春市双阳区太平镇一个农民家庭,日子过得虽清贫却很快乐,然而在她上初一的时候,父母因为感情原因离婚了,两人谁都没有能力抚养她和弟弟,姐弟二人便过起了寄居的生活,几年下来,他们住遍了叔叔、姑姑、姥姥家,“他们对我们都很好,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虽然家里都不是很富裕,但还是坚持让我们念完中学,没有他们,我也考不上大学,我很感激他们,但我更希望能在父母身边!”
同学的帮助让她终生难忘
高二的时候,父亲出了车祸住院,她就一刻不离地照顾父亲,“晚上没地方住,医生就让我住在医院,还给我买吃的,对我特别好,功课落下了,同学们帮我补,衣服脏了,同学们悄悄地把脏衣服拿去,洗干净再送回来,让我感到了温暖和关心!”郭爽说。
“高中的时候,曾有一段时间,我每天的伙食标准是花一元钱,买3个花卷,可同学们并没瞧不起我,还把我带回家吃饭,我能体会得出,同学是真心地关心我。还有一次,在公交车上给一个抱孩子人的让座,孩子突然说:‘谢谢!’让我感受到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也是在这段时间,她第一次听到了“遗体捐献”这个词,让她萌发了捐献遗体的想法!
自己的想法得到老师的支持
今年9月,郭爽考入长春师范学院,她的想法得到了辅导员周老师的支持和赞扬,“可能有人会觉得我在作秀,不过我真的是想为社会做点贡献,我现在主要是好好学习,更多地掌握技能,将来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有可能的话,我将来还要开一家孤儿院,让更多的孩子体会有家的温暖,可能有些事情无法实现,我现在只想把捐赠手续办好,将来这可能是我为社会做的一点贡献。”郭爽坦承,“捐献得是在不影响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才可以,比如可以先加入中华骨髓库,如果自己可以捐献成功,我还要劝我的家人、同学也这么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同学支持但不会这么做
长春师范学院的张同学表示,她很佩服郭爽,赞同她的做法,更支持她,但自己不会这么做,回报社会还有很多方法,不一定非要捐得“一无所有”。听了郭爽的故事,刘同学很惊讶,以前听说过有大学生捐献骨髓的,捐遗体的,没想到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很支持她,“如果让我捐,我还要想一下!”
郭爽的母亲周女士表示,最初的时候她并不理解,可得知女儿回报社会的爱心,她理解了,现在也完全支持;周老师更是在行动上支持郭爽,如今她也准备像郭爽一样,加入骨髓库,死后捐献遗体。
遗体捐献 崇高又有意义
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表示,每年都有上百万的白血病人需要帮助,加入骨髓库可以帮助更多的病人,而捐献遗体对医学的进步,特别是解剖学的发展有很重大的意义。
目前,我省共有2万多人加入中华骨髓库,配对成功的7例,这个数目并不是很多,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捐献遗体的更少。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表示,想要加入中华骨髓库,年龄须在18至45岁的成年,不限男女,持身份证直接到长春市中心血站办理,捐献遗体的可以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基础医院联系,办理相关手续,希望郭爽的行动能够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崇高的活动中来,帮助更多的人重树生活的信心!(中国吉林网-新文化报)[责任编辑:龙秋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