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青岛10月25日电 记者宋学春通讯员张恩刚报道:青岛市总工会积极开展“关爱农民工行动”和以提高农民工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共同的家园”主题系列活动,健全农民工入会、权益维护、困难帮扶、素质提升四项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涌现出一批批专业技术人才,这些“新市民”正作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为青岛经济繁荣和构建和谐社会贡献着力量。
青岛市在日前刚结束的第九届职业技能大赛汽车维修工比赛决赛中的141名参赛选手中,有61名选手是农民工,占参赛职工的43%。
据悉,目前在青岛务工的农民工约有120万人,已经成为青岛市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把他们组织到工会中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把关爱农民工行动落到实处。青岛工会从健全组织入会机制入手,先后出台了《青岛市总工会关于在进城务工人员中组建工会的意见》,并与青岛市建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岛市建筑业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的意见》,与中级法院等六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依法推进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的意见》等,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除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区域或行业建立了乡镇(街道)一级的区域性或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外,还建立了建筑行业农民工项目部工会联合会等20多种工会组建形式,成立了建筑业、餐饮业等各类工会联合会达到810家,构筑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工会组织网络。通过在帮扶中心开设农民工入会宣传窗口,发放《新市民加入工会须知》,建立“工会会员优惠基地”,大力宣传《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加快农民工加入工会的进程。目前,青岛市各级工会有农民工会员45.4万人,已建工会组织中农民工的入会率为86%。
青岛工会努力健全权益维护机制。建立了以人大、政府法制部门及地方立法研究会为依托、市总工会相关部门配合的参与立法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参与立法起草小组和职工经济权益保障政策参与小组的作用,与有关部门联合成立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专业指导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指导委员会”等机构,加大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源头参与力度,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会先后参与了《青岛市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暂行规定》、《青岛市农民工工伤保险暂行规定》、《企业工会协调劳动关系办法》等多个涉及农民工的法规政策,提报了近百项职工经济权益保障政策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农民工在签订劳动合同、保险、参加工会各项活动等方面享受本市职工同等待遇,目前,青岛市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工已达3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达30万人。
青岛市工会还与市司法局等五部门开设“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与劳动部门开展送法进工厂、进车间、进公寓、进社区的“四进”活动,与建设部门把好进城和进入施工现场两个关口,对农民工进行维权宣传教育,与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在全市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促进企业依法经营管理,与市安监局联合开展“关爱农民工生命安全与健康特别行动”,印发《农民工安全常识手册》,并大力推广应用“安全生产信息卡”,督促企业整改危害农民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故隐患。同时积极发挥“12351”职工维权“呼叫平台”的作用,为农民工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咨询服务,仅2006年元旦春节期间就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3817人次。市北区工会在今年建立了为农民工服务的“新市民港湾”,工会、劳动、司法三支队伍齐上阵,以“快乐服务、及时维权”为宗旨,组建了宣传教育、法律服务、就业指导、创业帮扶、劳动保障5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维权服务队伍,为农民工开通热线电话提供政策、法律知识方面的咨询400余人次,处理12起农民工劳动纠纷和侵权事件,帮助65名新市民实现了就业和自主创业,发展1万新市民加入了工会组织。
健全困难帮扶机制,切实解决农民工生产生活问题。青岛工会通过开展“关爱农民工行动”,履行对农民工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的职责。制定出台了《青岛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农民工帮扶救助管理办法〉》,依托全市工会已经建立的“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站、点”三位一体帮扶救助网络,设立了专门为农民工服务的窗口,开通了农民工“温暖热线”,把广大农民工纳入到工会帮扶体系之中,与城市职工享受同等待遇,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医疗、子女入学、基本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在“关爱农民工行动”中开展了向农民工“送知识、送岗位、送健康、送清凉、送安全、送温暖”的“六送”活动。
今年元旦春节期间开展的“帮助农民工顺利平安返乡行动”,帮助52041名农民工平安返乡过年,其中为无钱返乡的农民工购买车票141张,支付票款万余元。今年“两节”期间还慰问农民工23352名,发放慰问款362.3万元,慰问物品54867件。在农民工“送清凉”活动中,共筹集慰问资金300万元,到2000多家企业和建筑工地走访慰问农民工40万人次。青岛市总工会还为1000名上小学的农民工子女送去了价值10万元的学习用具。各级工会成立的为农民工送健康小分队,向农民工提供体检等医疗服务15万人次。
健全素质提升机制,努力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工会先后下发《关于丰富和活跃青岛市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的意见》、《关于开展“共同的家园”系列活动的通知》,与青岛市委宣传部等六部门出台《关于建立农民工文化服务平台的意见》,成立了青岛市农民工文化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农民工文化服务平台。以青岛市总工会两个工人文化宫为依托,建立市总工会“外来务工人员文化工作服务站”,并成立区市工会为农民工服务的文化站点,下设“流动课堂”、“流动书箱”和“流动活动阵地”三个活动平台,以“共同的家园”为主题,开展了以提高农民工素质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活动,已惠及2万余名农民工。联合青岛市建委、市文明办等部门与建筑工地职工夜校相结合,建立“流动课堂”,定期举办面向农民工的各种知识讲座,据统计,全市共建立了600余所建筑工地职工夜校,累计有30万农民工参加了听课。青岛市总工会还通过“流动书箱”等形式,把编印的《农民工学习手册》等43000多册图书和期刊杂志送至青岛市各企业的农民工手中,并拨出专款定制了2000盘数字电影《金牌工人》DVD光盘发放给农民工,通过各种形式为农民工放电影130余部。各级工会组织也为农民工建立书屋、文体活动室、话吧、网吧、放映室等活动场所,丰富了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为提高农民工参加技术学习、技术练兵、技术比武活动的积极性,我们以“强素质、抓成果、创品牌、促发展”为方向,广泛实施“学振超、练绝活、强素质、创一流”为内容的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知荣辱、树新风、做文明诚信好职工”活动和“职业道德建设”、“星级班组建设”等活动,在市总工会与劳动部门联合下发的《青岛市职工技术比武活动资格认定与奖励办法》中明确规定,青岛的农民工参加职工技术大赛获得优异成绩同样授予相应的技术等级称号,并给予物质奖励。
这些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工学习创新的活力,在青岛的农民工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钻研先进技术的现象蔚然成风,涌现出一大批“金牌农民工”,现已有6名农民工被评为青岛市劳动模范。
(责任编辑:梅智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