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旅游正转向度假型
专家认为休闲是旅游城市最高境界
“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拍照,回家一问什么都不知道”,这是一些国人的旅游方式。我们如何才能走出这种乏味浅薄的旅游怪圈,并真正享受到旅游休闲的快乐轻松呢?在昨天深圳举行的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研讨会上,多位专家指出,休闲才是一个旅游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旅游的深层次问题是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观光是旅游最低层次”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承照认为:“我们现在旅游整体开发与产品供应仍处于观光层面,旅游基本上就等同于观光,而观光是旅游发展的最低层次,休闲是旅游城市最高境界。”
他进一步提出,按照国际上的完整概念,旅游包括观光、休闲和游憩三大内涵。他说,旅游的深层次问题实际是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问题,而要提高人们的生活品位,旅游就不能只停留在观光这一低级层面上,要让旅游者体会到休闲的愉悦,并以度假的方式体味各地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旅游与休闲管理学院副院长史密斯说,纯粹的观光性旅游是旅游发展不成熟的表现。他认为,成熟的旅游应当是多维的、多层次的。
休闲游憩系统普遍缺乏
经济全球化给旅游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要把旅游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与会专家特别指出了国内旅游的一些盲点和不足。
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吴承照教授说,国内虽有黄金周,但缺乏真正的观光型、休闲型场地和空间,城市周边休闲游憩设施供给不到位,结果就是大家几乎在同一时间就6只能选择观光游,一起涌向风景区。吴教授进一步指出,现在国内城市旅游文化建设普遍是依靠原有的自然资源,以“饭店+别墅”的模式进行开发,普遍缺乏休闲游憩系统规划与建设。他认为,从学术上来说,城市休闲游憩系统是指时间上和空间上呈多维、多层次的休闲度假系统,要求具有从社区到城区再到郊区的一系列休闲游憩设施与活动。但目前国内旅游城市普遍存在4个方面不足:休闲游憩设施供给不足,类型单调,分布散乱,不够集中,形成大量设施资源浪费;休闲游憩活动组织较少,没有针对周末、节日和不同季节安排的各种游乐活动;没有形成特色明显的集中休闲区域,只有个别特色街但没有形成规模;服务系统不完善,信息传输缺位或错位,使人们到了休假时节不知可往何处去,不知有何特色活动可参与。
吴教授认为,城市休闲游憩系统不仅仅是一个旅游系统,它的真正目的是缓解居民的身心压力,改善和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保证居民的身心健康。他举例说,在国外,有些社区里就有专门的休闲游憩辅导员,指导居民如何参与到各种游憩活动中去。这种社区游憩活动一方面成了保证居民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将居民患病率降低40%以上,同时这也是一个康复游憩系统,有益于患者的身心调节。
“要把市民生活摆在首位”
吴承照教授认为,城市休闲休憩系统的缺乏,是我们建立旅游城市只追求树立形象,没和市民生活休闲结合的结果,要抓经济的同时抓生活。
“创建国际化旅游城市,不能只考虑外地游客,而忽视了本市游客感受。”国家旅游协会秘书长、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对吴承照的观点表示认同,他说,城市旅游,尤其是城市本身就是一项综合性旅游资源,城市本身如果得到本地居民的较高认同值,则自然而然就会成为国内外游客的重要目的地。
吴承照认为,发展旅游城市,首先要把市民生活摆在首位,如果城市中针对市民开发的休闲游憩系统做好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异地游客对城市的好奇心,城市自然会吸引国内乃至国际游客来城市里度假休闲。
“深圳要提升城市内涵和品味”
“建立城市休闲游憩系统要从城市生活、服务做起。就深圳而言,首先要进行文化突破,从移民城市的特点出发,创造新文化;二是要深入研究靠什么掀起第二轮旅游业发展高潮,靠主题公园还是度假村,要做好这种战略转型;三是着力提升城市内涵和品味。”吴承照建议。
深圳市旅游局局长李小甘向记者透露说:“深圳目前已确立了其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客源输出地和目的地城市地位。从深圳作为客源地的角度看,深圳的人均GDP在2005年已达7483美元,超过人均5000美元的出游高发期公认基线,深圳旅游正在从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的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