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收集环保路面机械清扫城市“牛皮癣”自动脱落
高科技“装备”提升福田城管水平
深圳商报记者管亚东
实习生李仕昭通讯员李桐杰上官爱民
本报讯特殊的区位代表着特殊的责任,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福田的城市管理工作就必须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该区不断通过在工作中运用高科技手段,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为中心城区城市管理的现代化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探索。
电瓶车运垃圾
15个“城中村”推广环保型垃圾收集系统
以前垃圾桶、垃圾屋,暴露垃圾和蚊蝇飞舞的情形在水围社区已成回忆,垃圾的恶臭味也再难闻到。取代传统垃圾装备的是80个分类垃圾箱、186个密闭式移动垃圾箱、2个压缩式垃圾中转站,而且改由环保型电瓶车运送垃圾,杜绝了垃圾运送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的发生。
记者了解到,在福田区城中村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水围社区投资200万元建成环保型垃圾收集系统,在深圳市率先实现了“垃圾收集-垃圾转运-垃圾中转”的垃圾转运过程全程密闭、环保、高效,实现了垃圾转运的机械化、自动化管理。该系统的引进与使用,使垃圾从居民家里到垃圾运出社区均无暴露、无残留、无污渍,有效解决了垃圾二次污染和无害化处理的难题,也大大提高了垃圾处理的工作效率。
据悉,水围社区成功试点后,这套环保型垃圾收集系统及经验将在福田辖区的15家股份有限公司推广运用。
机扫车逐步替代“扫把”
超过50%路面实现机扫
每天清晨四五点,环卫工人已在车辆稀少的公路清扫路面,这个时间段不仅照明不好,而且是交通管理的“真空期”,一辆辆呼啸而过的汽车成了辛勤作业的环卫工人“潜在杀手”。而在炎炎夏季,环卫工人却还要头顶烈日曝晒,在街上拿着扫把挥汗如雨地扫卫生。为了减轻环卫工人的工作负担,维护他们的人身安全,福田区城管办积极推广普及机扫车这一高科技产品。
记者有幸在现场看到了机扫车一展风采:机扫车“走”过,人为放置的报纸、烟纸盒、塑料袋、小石子等一扫而尽,悄然无声,了无扬尘。据城管办负责人介绍说,推广机扫车,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以机器代替了人工,更显安全。
据悉,去年福田区由机扫车打扫的路面占20%,今年这个比例已经超过50%。该区城管办负责人强调说,今后在对环卫公司进行招投标时,拥有多少辆机扫车在将作为一项硬性指标,没有机扫车的公司是无法得到承包权的。
一剂高科技“良方”
城市“牛皮癣”从此难立足
这是2005年7月华强北的一组数据:地面平均每平方米有3.25个手机电话号码;电话亭果皮箱等立面公共设施上每平方米有15张乱张贴。“招聘”、“担保”、“办证”、“侦探”等乱张贴乱涂写随处可见,无孔不入,严重影响了华强北商业街的形象。
然而,细心的市民注意到:今年9月以来这些困扰商业街的“牛皮癣”变得罕见了。福田区城管办负责人介绍说,经过半年的探索和实践,有了一剂治理“城市牛皮癣”的良方:采用高科技手段,杜绝了“城市牛皮癣”治而复发的顽疾。9月,福田区政府投资500万元招募高科技治“癣”高手,结果深圳市华富市政服务有限公司中标。
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的秘方就是一种高科技涂料,不仅可以将乱张贴的广告、乱涂的字迹清洗干净,而且之后这些老地方就有了“免疫”功能,上面再也写不上字,乱贴的广告风干后便会自动脱落。目前,福田70%的乱贴乱涂都是由该公司负责清理。
不臭不吵带公厕
33座新型垃圾中转站
已有“准生证”
在红树林东片区不久前出现了一座颇具现代气息的建筑,走进去才发现这里原来是一个现代化的垃圾中转站。据悉,新建成的垃圾中转站运用了全封闭式处理垃圾,既卫生又快捷,而且垃圾中转站上面还设有公厕,解决了居民临时需要找不到厕所的困扰。
在垃圾中转站处理垃圾现场记者看到,垃圾压缩厢是全封闭性的,当开始压缩垃圾时,尾端会打开,盛装不断运送来的手推车垃圾。垃圾被倒进压缩厢尾端的甲板后,压缩厢尾端顶部的两个喷口就不停地喷洒烟雾。据悉,喷口所喷洒的是微生物消杀剂,能使垃圾发酵、分解、除臭。
目前福田区已取得了33座公厕及垃圾转运站选址红线用地;位于华强北、红荔、红树林东等10座垃圾中转站已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位于梅富、景田西、上步中、华强南等10座正在建设中,还有位于景田南的1座垃圾中转站即将进行招投标,预计在2007年可完成福田区公厕及垃圾转运站建设和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