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意为“进去出不来”。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最著名的极度干旱地带,被人称为“生命禁区”。这里冬季最低气温达零下30℃,夏季地表温度最高时可达70℃。这里全年风沙天气超过180天,年平均降水不足24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800多毫米。 这里是名副其实的“死亡之海”。
1989年,沉寂了千年的“死亡之海”不再寂寞,黑色的石油使这片茫茫沙海沸腾起来,来自全国各地的两万多名优秀儿女挺进大漠深处,他们中大多数是年轻人。
“除了我们身上穿的信号服是红色的以外,黄色是这里唯一的色彩。”现任塔中作业区生产办主任的李廷光说起刚来时的情景,至今无法忘怀。
1990年从重庆西南石油学院毕业的李廷光,当时对新疆和塔里木的了解只限于两个字:缺水。
李廷光坐着火车和同伴前往新疆,随身带了很多矿泉水,瓶瓶罐罐都装满了水。他们想,到了塔里木没吃的可以,但是不能没水。对新疆和塔里木的无知,成为多少年来的笑谈。
1993年,他随着大军挺进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打塔中6井,这是他头一次进到沙漠的腹地。一望无际的沙丘如海浪一般,在阳光的照耀下,黄沙泛着金色的光芒,从没有见过这般壮美景色的李廷光兴奋得光着双脚在沙海中狂奔,在黄沙中打滚儿。但没几天,这种兴奋劲儿便被无边的寂寞淹没得无影无踪。
“真是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仿佛到了天边”。晚上,李廷光躺在沙丘上,无聊地数着天上的星星,在心里倒计时地算着轮休的时间。“当时还没有手机,不通电话,信也进不来”。李廷光记得和家里通信,有一封信在路上走了3个月。有急事多是靠发电报或者用电台联系。“那可真是度日如年啊,离家太远,离文化太远,离文明太远”。
李廷光和伙伴们白天和荒芜的沙海拼搏。起风时,细小的沙粒打在脸上生疼生疼的,眼睛无法睁开,每天都是满嘴沙子。到了夜晚,他们就要和长长的寂寞抗争,静静的夜像一口深得无底的井,吞噬着沙海深处一颗颗跳动的心。
10多年过去了,李廷光和他的伙伴们伴着荒凉成长,随着寂寞长大。他们对自己当初的选择无怨无悔。
“油田就像个婴儿,我们看着她一天天长大,我们把自己的命运和她紧紧联系在一起。”“找到一个大油田,并亲手培育她长大,是我们人生最大的收获。”在塔里木油田,时常能听到这样的话语。
塔里木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无数怀揣理想和抱负的青年人。
1989年11月,正在大学读书的周克万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塔中1井喷出高产油气流”的消息,学石油专业的他激动地对同学说:“我要申请到塔里木去,到那里干一番事业!”
“塔里木是个大沙漠,毕业到哪里不好,干吗要往苦海里跳啊?”同学觉得不可理解。
“塔里木将是中国石油的未来,不到塔里木搏一回,就等于白活!”周克万在毕业前一年就向学校递交了要去塔里木的申请书。
1992年大学刚毕业,周克万如愿来到魂牵梦绕的塔里木,虽然早有思想准备,但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与想像中差距太大了。
没有绿色、没有飞鸟、没有走兽,只有燥热的阳光、愤怒的沙暴、狂暴的大风。
轮南施工点上,蚊子和牛蟒奇多,周克万和他的伙伴们来塔里木之前从没见过1厘米长的牛蟒。这里的牛蟒不易被打死,而且很灵敏,常常趁人不注意猛咬一口,使劲往肉里钻,隔着衣服也能把人咬个透。
在轮南水源管线的施工中,20多公里的施工线,到处是厚厚的浮土,穿着长长的靴子一脚踩下去,靴筒里就被浮土灌满了。遇到刮风,整个天空都弥漫着沙尘。从工地上下来,个个都成了“土人”,而且常常是一个月也洗不上一次澡。
由于工期紧,每天工作时间都超过12个小时,而每到晚上,周克万还要在没有桌椅的屋中,坐在床上腿上垫着被子看图纸、查资料、记笔记。超负荷的工作让周克万体力过度透支,几个月下来他得了一种“晕病”,经常会在不知不觉中晕倒。
“我在这恶劣的环境下能坚持多久?在这儿干下去值吗?”周克万的心中也开始矛盾起来。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深深触动了周克万。一口采油井在作业时起火了,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过来灭火,奋不顾身地向前冲。如果火势得不到控制,将危及整个平台上其余8口井的安全,危急时刻没有人退缩,所有在场的人都手持消防器材扑向大火。有的人脸被火烧伤了,有的人手流着血……
大火终于被扑灭了。望着眼前的废墟,周克万直挺挺地站在那里,他一直在思考:是什么力量让眼前这群人置生死于不顾?从眼前一个个精疲力竭、浑身是伤的战友的身上,他找到了答案。这是塔里木严酷环境和艰苦的条件铸造出的一种精神,一种顾全大局、艰苦奋斗、知难而进、为油而战的精神。周克万此时明白了,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塔里木石油人,在极为艰苦的环境条件下,为祖国石油的发展默默奉献着。
周克万顿然找到精神的支柱:“人活着就要干一番事业,而越是艰苦的环境,就越能让人成长得快。”
周克万在沙漠扎下了根,一干就是14年。在这14年中,周克万从一个初出校门的毛头小伙子,成长为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高级工程师、工学硕士、油建管理项目部经理兼党总支副书记,先后获得的荣誉证书有一大堆:“真抓实干的青年楷模”、塔里木石油会战以来“十大模范共产党员”、塔里木油田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个人、新疆“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新疆“十大标兵青年岗位能手”、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党组“廉洁自律模范干部”、“国优工程项目创建贡献者”、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先进个人,还有“新疆青年五四奖章”、“开发建设新疆奖章”,“国家优质工程项目”优秀管理奖。他领导的“冲锋号”青年突击队今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
“在这里你不会有生不逢时的感觉,只要你想干,有想法,你就会有施展的舞台!”周克万自豪地说。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总经理孙龙德动情地对记者说:“在塔里木像周克万和李廷光一样的青年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一批批从繁华的都市来到荒凉的沙漠,把青春和才智奉献给了大漠,奉献给了祖国的石油事业。他们是塔里木石油人的骄傲!”
塔里木是荒凉的,因为它除了戈壁就是黄沙;塔里木是壮美的,因为开拓者用鲜血和汗水浇灌滋润了它。
人们不会忘记塔里木油田开发初期“卷席筒”的发明者黎启正。那是一次连续几个月的野外作业,黎启正带着100多名民工一步步朝无人区挺进,每前进一段都要搬一次家,帐篷、重型设备、炊事用具像一个个沉重的包袱影响着队伍前进的速度。
“这样不行,这会耽误我们工期”,他们干脆抛掉不必要的装备,只带一件皮大衣向大漠深处挺进。天当被,地做床,干到哪里,就用大衣一裹睡在哪里,这一睡法被工人们称为“卷席筒”,没多久,“卷席筒”迅速传遍整个野外队,并作为一种正规施工方法和一种苦难写进找油人的历史。
黎启正长期患有严重的肾病,但多少年来,他忍着病痛的折磨奋战在第一线,同事们多次劝他离开沙漠,到基地休息养病,可他却说:现在正是关键时刻,我不能在这个时候逃跑,不能在这时趴下。
黎启正终于累垮了,倒在匆匆赶来、已两地分居10年的妻子怀里,大口大口地吐血,再也没有睁开眼睛……他去世时,年仅33岁。
黎启正把生命完完全全献给了塔里木,周克万、李廷光一大批青年把青春献给了大漠,献给了他们热爱的石油事业,他们用青春和生命印证那句曾无数次在心中吟诵的诗句:“塔里木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到塔里木找油就是来搏的——记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青年建设者(中),将刊发在10月31日9版《青年企业家》周刊,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