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住城市偷听人
◎文/本报实习生 刘爽 ◎摄影/本报实习生 冯骕
■本期红人:小刀断雨
网络热帖“偷听北京”的“偷听者”。
■走红原因:用文字记录北京人生活的点滴实录,引发网友灵感,追捧效仿“偷听长沙”、“偷听西安”等帖,网络上一时兴起“偷听热”。
◎“您抱这么大块玻璃,扎到人怎么办?即使伤不到人,也会有潜在的危险。买票,算两个人的!”-----973路,一个民工抱着一块玻璃挤上车,引起了其他乘客的不满。 男售票员用唐僧“大话式”的批评让这个民工买了两个人的票。
◎“这上面的,就是17、18楼的,都卖出去了,现在涨到9000多吧。”-----小区内,三个老人站着唠家常。其中一个指着身旁的一个楼说。9000多一平方米其实也不贵,北京是什么地儿啊。
这些记录来自于网络上一个名为《偷听北京——一个城市无意而真实的秘密》的帖子,作者“小刀断雨”把自己日常生活中听到的对话记录下来,并且配有背景介绍。很快,“偷听北京”的帖子被chinaren等多家论坛转载。
帖子发出开始,“小刀断雨”每天添加5条“偷听记录”更新,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帖子里的“偷听记录”已经有近200条。
有网友认为他记录的都是闲言碎语式的“废话”,也有网友认为这是对一座城市的细心观察,纷纷效仿出“偷听长沙”、“偷听西安”等偷听语录,网络上引发着“偷听热”。
而“小刀断雨”,无疑是这场“偷听”活动的“始作俑者”。
“偷听北京”必备工具:手机、地图、指南针
见到“小刀断雨”,发现他手中拿着一张“北京地图”,虽然才到北京4个月,但这已经是他买的第三张地图了。
每个周末,“小刀断雨”都要在北京“溜街”,因为怕迷路,所以还要带上一个指南针。每次“偷听”到一句有意思的话时,“小刀断雨”会用手机及时记录——把文字存到“草稿箱”,不仅快捷,还不会被人发现。至于当时的场景,“小刀断雨”完全可以凭借记忆回想,他是个对人物表情、场景极其敏感的人。
有网友说,“小刀断雨”的“偷听”内容太单一,多半是发生在公交车上的事。“小刀断雨”说,他所记录的,都是有现实意义的对话,比如有的公交售票员对民工态度非常不好。当然,下一步,随着对北京的越来越熟悉,“小刀断雨”要“偷听”到北京的每个角落,尤其要到他最喜欢的胡同中去“偷听”。
厚重、优雅、市井 “小刀断雨”眼中的北京
“小刀断雨”生长在山东,学习在西安,现在北京工作。
接受采访,“小刀断雨”和记者约在了什刹海,北京这么多地方,他最喜欢这儿——巷子、拉二胡的老人、理发的百姓、跑人力车的车夫……这些都能让他感受到十足的市井气息。
听着记者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提问,“小刀断雨”走神了,他笑着说:“你的普通话挺标准,但你说的是‘北京普通话’,而不是‘北京话’”。他说,其实并没有刻意地“偷听”谁说话,只是对“京腔”有着莫名的好感,听到这种腔调,就忍不住记录下来。
“小刀断雨“喜欢北京厚重、优雅的大气,对这座城市充满了新鲜感。正是初到北京的新鲜,让他“偷听”到了这么多有意思的话,他说,在北京待久的人,肯定对这些麻木了,但其实这些才是一个城市中真正实在的生活。
期待“偷听”城市书系的诞生
现在,有出版社找到“小刀断雨”,想把“偷听”系列结集成书。对此,“小刀断雨”十分期待,在他看来,这是对“偷听”现象和城市文化的一种肯定。有人要在“小刀断雨”的博客里挂广告,被他拒绝了。“小刀断雨”说:“一旦挂了广告,就会有商业味,所有的文字、感受味道会变得很做作。”
除了“偷听北京”,“小刀断雨”每天也在更新“手机北京”——用手机拍照的形式,记录北京城市、人文的细节。但他说,所有做的这些,都是出于爱好,会继续做下去,但不会为了迎合任何出版商、广告商去做。
关于“小刀断雨”的三个关键词
1.偷听
有价值的事都要有个噱头,在网上,要想引起别人关注,需要有一些关键词,比如偷听、裸体、走光……在互联网上生存,就要懂得网络传播的规律。
“倾听”这个词太俗了。
2.眼球帖
“眼球帖”没有实质内容,只为吸引别人眼球赢取点击,大家看过之后就会走。我希望我的帖子能真正吸引人,内容能够供大家分享、思考。现在有了“偷听西安”、“偷听长沙”,就是很好的例子,说明我的帖子里面有真正能够让人挖掘的东西。
3.神经质
我很细心,有人说我有时甚至没事找事,比如一个网友说,一只蚂蚁死了,本来很平常的事,被你一说,就上升到生命……我有时确实会有一些或有或无的联想,朋友说我是神经质,我坚决不承认,我只承认自己很敏感。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