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伊利董事长潘刚也忍不住发威了,其炮口直指外资企业在税收上享受的“超国民待遇”。潘刚表示,正是由于内资企业承受比外资企业高得多的税负,造成“行业老大”伊利的利润低于竞争对手。
伊利对内、外资税收不统一有着切肤之痛。 采访中,潘刚不止一次表示,伊利是行业内公认的纳税大户,每年缴纳的税收比竞争对手高出好几倍。
公开资料显示,上半年,伊利继续领跑中国乳业,其主营收入为79.33亿元,蒙牛为75.5亿元,光明乳业为34.76亿元。但在净利润方面,蒙牛跑在了伊利前面———上半年,伊利、蒙牛、光明的净利润分别2.02亿元、3.43亿元和0.91亿元。
在潘刚看来,之所以造成如此局面,原因在于,竞争对手的外资身份让其可以享受比伊利低很多的税率水平。“2006年上半年,伊利集团纳税5亿多元,而第二名不到2亿元。”
从年报中可以看到,伊利、光明、蒙牛2005年实际所得税率为31%、27%和10%。而蒙牛享受低税收的背景是它2002年9月为在香港上市,由一家民营企业改制为合资企业,从而拥有了税收减免、优惠等方面的特殊政策。
自1994年起,中国一直实行“全球罕见”的内外两套企业所得税制,延续至今。眼下,无论是在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方面、所得税优惠政策方面还是地方税方面,外资企业比内资企业都有很大的优惠,拥有“超国民待遇”。
近年来,“两税合一”的呼声正日渐高涨。作为对这一呼声的回应,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决定逐步实施“两税合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意见,2008年以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有望统一,税率大概在24%或者25%。
对此,潘刚表示:“我们一方面呼吁有关机构、媒体在评价企业时,应把纳税额、对社会贡献看做重要的指标,企业的发展不能唯自身利润是图。另一方面,我认为积极纳税是企业起码的商业道德,希望更多乳品同行不要仅仅考虑企业自身利润,加入到积极纳税这个行列,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实现企业发展与对社会贡献的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