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狗患”让物管公司、派出所多个部门伤透脑筋
昨日,不少物管公司及广场管理部门纷纷反映,“狗患”让他们伤透脑筋;而相关执法部门也呼吁尽快出台治理“狗患”的具体法规。人民广场管理处赶狗遭辱骂
“几乎每次去驱赶草丛中的狗,都要遭到狗主人的辱骂。”人民广场管理处黄副处长说,一些人将狗敞放在草坪上,保安大声叫人牵走,无人理睬,当做着“凶恶样子”赶狗时,狗主人马上跳出来找保安理论。
“平时我们保安只是劝说,没任何后续的处罚权利。”管理处刘副处长也说,目前管理处对广场的管理仍沿用1997年5月24日以市办公厅出台的《人民广场管理通告》,但通告中没提到对狗的管理。可以对狗进行管理的是2003年7月1日实施的《重庆市爱国卫生条例》,对违规者可处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但执行却较困难。刘说,因不是执法人员,管理处工作人员(含保安)在赶狗发生纠纷时,只能保持克制的态度。多个小区物管管狗四处碰壁
“对于‘狗患’问题,我们简直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渝北区新城绿园物管处主任李代荣如此说。他称,打整狗屎狗尿事小,关键是处理“狗患”纠纷很棘手。
据李说,小区600多户人家,至少喂养了50多条狗。小区10多幢居民楼彼此间隙很小,楼层高度在10层至15层之间,“半夜,如果哪家的狗突然大叫,总会引来几十条狗回应。”
该小区A幢有人喂养了一条大狗,居民反映每天早上四五点开始“汪汪”叫,犬声阵阵,让对面居民都受不了。李代荣带人前去打招呼,狗主人则称:“狗是畜生,哪有不叫的。”多打几次招呼,狗主人则有些不耐烦,对物管人员的提醒不予理睬,“我们又没执法权,遇到业主不配合,只有干瞪眼。”
更让李感到尴尬的是,前不久,F幢李先生的母亲被小区一只狂叫的牧羊犬吓得飞跑,不慎摔伤,李找到狗主人,狗主人称,狗又不真正咬人,是他母亲过于敏感,自己摔伤的,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新城丽都物管处杨主任也有同感。他说,一些业主将狗牵进电梯,撒尿不说,还吓得居民不敢进电梯,保安前去招呼,常常碰一鼻子灰。大溪沟等派出所“狗患”纠纷难处理
昨日,记者就“狗患”采访了大溪沟等派出所,派出所都称,每月都会接到数起“狗伤人”、“狗扰民”的报警。
“狗伤人”属民事纠纷范畴,民警只能根据伤情作一些调解,不服者可起诉到人民法院;而“狗扰民”则可算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但狗叫多大声音、叫多长时间才叫扰民,扰民的标准是什么,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操作办法。他们呼吁政府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
记者 杨波 王渝凤 杨登权/文 毕克勤/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