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月7日,新疆乌鲁木齐旭东社区居委会和社区老年协会共同为社区的四位老人庆贺金婚。一位老人的孩子发自内心地说:“我们这个万人社区就像一个友爱的大家庭。”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兴起的“农家乐”不但为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也为城镇居民提供了一个健康有益、可以亲近自然的休闲去处。图为一家三口在北京怀柔桥梓镇一果园中刨红薯。 “春蕾奖学金”是北京八宝山街道社区专门为流动人口家庭独生女孩设立的一种奖励措施。图为10月10日,获得社区奖学金的女学生在高兴地观看自己的荣誉证书。 湖北秭归县“三峡农家”饭馆老板王荣在为客人上菜(10月15日摄)。2003年三峡135米蓄水淹没了她的旧居,她在三峡大坝上游建起当地首家“农家乐”餐馆,一直生意兴隆。 “十一五”期间,西藏将投资两亿元,重点解决10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图为10月13日,西藏贡嘎县朗杰学乡甲雄村农民曲尼措姆(左)在家门口取水。自来水通到甲雄村,结束了村民祖祖辈辈从山脚下背水的历史。本版图片均由新华社发
和谐是一丛丛美丽的花,她在广袤的大地四处绽开,令人赏心悦目!
和谐是一缕缕清新的风,她从我们的家乡吹来,令人心旷神怡!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今天的神州大地,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我们处处可以看到,和谐社会的理念正在日益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个强大推动力。朝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亿万人民的自觉行动。这个专版所反映的情况,是我们干部战士的家乡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不断取得进步的生动缩影。
愿和谐社会之风吹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愿和谐社会之花开满华夏儿女的心田!——编者
听幺叔喜侃发家史
付若贵
我的老家在四川省绵竹市一个小山村。今年回家探亲时,我与父母去看望离我家十几公里外的幺叔。幺叔先天左腿残疾,35岁才成家,生活一直过得很艰难。但这几年,我在部队听说幺叔家的变化特别大。到底有多大呢?母亲笑着卖关子:“一会儿到了你幺叔家就知道了!”
车进幺叔他们村,母亲抬手一指说:“瞧,这就到了。”咦!不会是走错地方了吧?望着眼前这栋造型新颖的别墅式建筑,我怎么也不敢相信,这会是当年连一日三餐都成问题的幺叔家。
“哟!是大侄子来啦!党恩他妈,你快点下来,大侄子来了。”幺叔见我们过来了,赶忙叫幺婶下楼来。
在幺叔幺婶的热情招呼下,我好奇地走进了眼前这座“洋别墅”,只见柜式空调、液晶大彩电、真皮沙发等一应俱全,其现代化的程度,就是好多城里人家也赶不上呢。
幺叔介绍说,前些年,镇里搞经济开发,镇领导见他家生活困难,就免费把镇里那5个鱼塘的3年使用权和经济收益权交给了幺叔,还给他家提供优惠贷款。此后,每个月镇里都派技术人员来为他家提供技术指导,讲解科学养殖的方法。第一年,幺叔家除掉成本净赚了1.9万元;第二年,幺叔把资金全部用于鱼塘的设施改造与维护,还聘请了3名工人,一年下来又赚了3.7万元,偿还了所有的贷款;第三年,幺叔与镇政府签订了为期30年的鱼塘承包协议,又招聘5名工人帮助管理,同时又在东口林场附近的荒地上搞花卉种植,现在已经建成了花卉基地。
“老付,镇里王书记带了两个外国人要买你家的花了,叫你赶快过去一下。”镇党委书记的司机小李,驾车过来叫幺叔去花卉基地谈生意。一个小时之后,幺叔才赶了回来。
“2月14日是外国人的情人节,两个外国人在市开发网上看中了咱家的玫瑰花,特地前来预订的。这不,一笔8000元的生意又做成了。”幺叔兴奋地说。
“幺叔,那你打算在情人节送幺婶啥礼物呢?”我调侃道。
“嘿!咱家有那么多的玫瑰花,到时候,我免费让你幺婶摘个够。”
“哈哈……”幺叔一句话逗得我们全乐开了……(作者单位:济南军区某部)
一个村和一个“兵”
朱培伦
前些日子回豫南老家南阳市宛城区荀营村探亲,我深为家乡的变化赞叹不已:拔地而起的一栋栋新楼,宽阔的柏油马路,优美的自然环境,无不让人流连忘返。最让人称奇的是村里那家原来设施简陋的汽车配件厂,如今居然鸟枪换炮,建起了高大的厂房,引进了先进的设备,产品销售到了全国20多个省市。
谈及村里的巨变,乡亲们都说是退伍兵、村支部书记张国斌的功劳。这位曾在新疆边陲服役4年的中年汉子,退伍后带领群众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把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建成了欣欣向荣的文明富裕村。
1990年,张国斌利用村里闲置的21间瓦房,创建了豫星汽车配件厂,把产品定位在“大厂不愿干、小厂干不了、用户又需要”的个性化产品上,效益逐年递增。10多年后,他的厂子已成为豫西南唯一拥有车辆生产资质、专业从事特种车辆制造的生产厂家。致富不忘乡邻。这些年来,张国斌不仅安排了100多人到厂里上班,每年还拿出数十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和村里的福利事业;逢年过节,都要到特困户和军烈属家里走访慰问……
在2000年初,村“两委”换届选举时,张国斌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面对村里落后贫穷的现状,张国斌强烈地意识到,单靠接济救助不能真正使村里摆脱贫困,自己有责任带着大家一起奔小康。
上任后,张国斌大胆探索,组织和扶持村民利用紧靠公路交通便利的条件,在公路两侧发展蔬菜大棚;利用豫星车厢厂生产规模,发展家庭作坊式的小配件加工;利用回民自然村多年形成的养殖传统,发展饲养、屠宰业。短短几年间,全村村办企业便由最初的两家发展到20多家,经济发展年年登上新台阶。
现在,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呼唤,张国斌把提高村民科技文化素质摆在首位,开办了“科技夜校”,成立了“帮扶小组”,邀请有关专家前来讲课辅导,并与农校、农科站、畜牧站等单位联系,建立科技示范点。他说,要把科技创效与科技致富有机结合起来,争取用3到5年时间,使全村经济实现第二次腾飞,争取成为中原地区的明星村、示范村。(作者单位:河南省军区)
生态家园美如画
吴卫华
“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不经意间,随着老家用上了沼气这一新能源后,“绿色健康”的生活已走进了井冈山老区农民家庭。家居环境清洁化、生活方式现代化、农业生产无害化,这是我休假时看到的家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姑妈家住在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那天我去她家串门时,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了以前姑妈劈柴做饭、烟熏火燎的情景。进了家门一看,呵!只见她家炒菜用的是干净的沼气灶,煮饭用的是快捷的沼气饭煲,照明用的是方便的沼气灯,洗澡用的是沼气热水器。
“如今咱的生活可不比城里差。”说起沼气,姑父话里充满了自豪感,“不但烧水、做饭用上了清洁的沼气,就连猪圈也卫生多了。”他说,往年一到夏天,猪圈是又脏又臭,现在粪便都冲进了沼气池,猪圈就变得干净了。冬天他还利用沼气为猪取暖,促其快速生长,真是一举多得。
过了几天,我来到家住万安县鲁下村的表哥家。表哥这些年通过当地政府的扶持,脱贫致富成了种养能手。他开发了20亩果园,承包了30多亩水面,2004年初建了两座8立方米的沼气池后,用沼渣为脐橙施肥,果好病少,每年增产15%以上;沼液自动流入水塘喂鱼,既节约了饲料,又增加了产量,一年下来就增收节支1.1万元。
小小沼气,让山变绿,水变清。乡亲们在政府带领下走出了一条沼气与生态产业相结合、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子。如“猪—沼—粮”、“猪—沼—鱼”、“猪—沼—葡萄”、“猪—沼—菜”等等,这些生态产业模式不但美了家园,更暖了民心。现在,全县2/3的农户建起了沼气池,1.5万农民在生态农业中得到实惠,难怪农民们都亲切地称沼气池为“致富池”、“小康池”、“聚财池”。
聊起沼气带来生活的改变,在县委工作的伯父对我说,这得益于老区发展生态农业、构建和谐社会步伐的加快。近年来,家乡政府实施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生态农业战略,目前井冈山老区沼气用户已达17万户,占全市总农户的21%,大中型沼气工程达178处。一个惠及万民的生态家园正逐步展现在老区人民的面前。(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军分区)
党的政策惠山民
谭词发
前不久,我回到贵州省赫章县老家探亲,当来到邻居王大哥家时,见到辍学在家的侄儿王侠又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了。
王侠不是辍学了吗?王大哥兴奋地告诉我说:“兄弟,你不晓得,前年我因治病,不仅把家里微薄的积蓄全部花光,还四处借钱,欠下了一大笔债务,两个小孩都在上学,没能力扶持,只好让王侠辍学,没想到这两年政策优惠,农村子女上小学费用全免。这不,我和你大嫂一商量,又把他送进了学校。”
王大哥的一席话,让我想起了家乡的孩子入学难的困境。我的老家是赫章县的一个偏僻小山村,乡亲们全靠种田维持生活,供子女入学的费用只能靠卖鸡蛋或卖粮食来凑。多数人家的孩子上学后,由于经济跟不上,小学未读完就被迫辍学在家干农活。在村里,初中生屈指可数,能上高中的就更少了。
谈起读书的话题,邻居张大伯深感遗憾地说:“以前我读书时,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但那时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小学还没读完就被留在家里干活。现在的孩子可赶上了好政策,有福气啊!免费上学这样的好事,过去哪个想得到哟?”
在村小学教书的老同学陈宇说,免学费、免杂费、免教材费的“三免”政策在村里实施后,乡亲们积极让孩子入学,辍学的学生也全部返校了。为改善教学条件,上级还拨出专款重建了一所漂亮的教学楼,村里的孩子再不愁上学了。(作者单位:成都军区某部)
军嫂评上“好媳妇”
徐叁玖
8月份探亲回家,路过凤梅嫂子家的小院时,只见刚干完农活回家的凤梅嫂子正给年过八旬的婆婆梳头,温情场面令人羡慕。母亲告诉我:“你凤梅嫂子刚被评为村里的‘五好媳妇’,可有名气了!”
凤梅嫂子是我堂哥的爱人。2000年秋,她从邻村嫁给堂哥时,遇到了三大难题:一是家里穷,我们村因人多地少,且土壤盐碱退化严重,是县里出了名的贫困村;二是堂哥长年在部队工作,家里的事只能靠她一人操持;三是自己的婆婆与婆婆的婆婆之间关系不和,磕磕碰碰长达20年之久。
但是凤梅嫂子说:“我爱这个家,就有责任使这个家和睦、兴旺。”结婚后,她主动承担起照顾祖母和料理家务的重任,将仅有4间瓦房的小庭院收拾得井井有条,和年过半百的婆婆试着用农家肥改良土壤,种植经济作物,小日子渐渐红火起来。
婆婆精明能干,但脾气不太好,常常因为家务事埋怨家人,为此和祖母闹上矛盾。凤梅嫂子把自己的陪嫁金手镯打成了耳环,作为礼物分别送给婆婆和祖母,温暖两位老人的心房。如今,婆婆不仅跟祖母和好如初,与凤梅嫂子的关系也情同母女。
“凤梅不仅在家是个好媳妇,对村里的事也很关心,识大体。今年春天为了支持村容改造,她主动拆掉自家院墙,并且不要分文的补偿。”母亲称赞说。(作者单位:武警8683部队)
村里广播响新声
“各位村民注意了,下面广播一条信息……”前些日子探亲回到河南省淮阳县齐老乡随庄村,刚进家门就听见村里的小喇叭又响了。我问嫂子:“村里的广播喇叭不是早就撤了吗?怎么现在又响起来了?”
嫂子笑着抢白我:“看看,你整天住在城里,对家乡的情况变陌生了吧?如今的广播喇叭可不同以往,它报告时事政策、致富信息、天气预报、县乡新闻……可受大家欢迎哩!”
嫂子是村里的能人,以前当过妇女队长,谈起广播喇叭在农村的变迁,她可有话说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兴阶级斗争为纲,广播里也是天天这些东西,搞运动,开大会,喊口号,没个安生的时候。那时不是公社化嘛!连下地干活,上工放工,那也要听广播招呼呢!
到了八九十年代,广播喇叭一声不响了,为啥?原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乡亲们忙着种责任田,干部们回到家里也闲不住,又锄地又拔草,一会儿不干老婆催,谁还有心思听广播吆喝呀?那会儿,一年除了响两次催缴公粮的通知,广播喇叭真成哑巴了。
这几年,一度不响的广播喇叭又响起来了,什么减免农业税、粮食直补、学生上学“两免一补”、农机补贴,还有奖励独生子女户、“阳光工程”、推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村村通油路工程等等,都成了广播的内容。中央的惠民政策越来越多,广播喇叭越听越舒心,群众都说如今听的是贴心广播、致富喇叭。
“这广播喇叭还是信息喇叭呢。”细心的嫂子很善于观察,“如今不论是搞种植养殖的,还是经商打工的,对各种致富的信息都特别关心。信息听多了,农民挣钱的门路也就拓宽了。”
嫂子的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正要评论几句,只听她又说开了:“现在这广播喇叭,新鲜东西可多了,像‘八荣八耻’、建设和谐社会,一听就明白。前几天专家播讲的人文农村、村民自治、环境保护、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经济人性化,咱还真得好好咂摸咂摸这其中的道理呢!”(请作者告知姓名和通讯地址)
家乡寿星增多了
吴铁
咱中国人给老一辈拜年祝寿,最常说的话恐怕就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了。是的,人生在世,特别是遇上了如今这样的好时代,谁不希望健康长寿呢?我的家乡江苏省如皋市便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这里每100万人口中就有195位百岁以上老人,90岁以上的老人也达到4000多位。据说,联合国确定的长寿地区主要标准为,百岁老人的比例达到每百万人75人,60岁以上老人的比例达到10%。照这么算,我们家乡百岁以上老人的比例比联合国的标准多了一倍还多呢。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姑妈的婆婆就是一个百岁寿星,她幼年的时候裹过脚,吃过不少苦,但晚年遇上了好光景,身体特别好,90岁的时候还能麻利地干家务活。现在虽然不干活了,但头脑清晰,脸膛红润,精神饱满,走路不用人扶。过100岁生日那天,老人特别高兴,拿着政府给她的邀请书(政府为其举办生日)乐呵呵的,一副寿星模样。见到有人前来拜寿,还不时起身行礼呢。
乡亲们的长寿现象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目前世界上其它的长寿地区多在高寒地带与偏僻山区,唯独如皋,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冲击平原。乡亲们告诉我,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加强环境保护。现在,这里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空气新鲜,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就拿我们村来说吧,“十五”期间,村里修建道路32公里,90%的村民住上了两层以上的楼房,89%的村民用上了自来水。村党支部曹书记介绍说,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到2010年,村里城市化水平要达到70%以上,将基本建成公共服务设备完善、人居环境良好的新型农村社区,长寿老人将会越来越多,长寿之乡的美名将会越传越远。(作者单位:天津警备区某部)
母亲观念转变了
费良华
受农村传宗接代封建思想的影响,我刚结婚时,母亲就急不可耐地盼着抱孙子。妻子怀孕后,她一天到晚琢磨着给儿媳做好吃的饭菜,大活小活不让干,生怕影响了腹中的宝宝。可是,妻子分娩时,在产房外焦急等候的母亲得知日夜盼望的“孙子”是个女孩时,竟扭头离开了医院。
2000年春节回去探亲,母亲背着我到县里托人办二胎生育指标,还劝我:“村里和你一起长大的虎子、二狗头胎生了女孩后,如今按政策又领了二胎生育指标,都生了儿子。你看邻居几个老太太,走在路上拉着孙子多神气。我见到她们连头也不敢抬,你就忍心让妈这样过后半辈子呀!”
我给她讲计划生育、男女平等的道理,可母亲却说:“就你懂!到老了我看谁养你。”
前不久又回到老家,母亲没再提要孙子的事,反倒说家乡小学一年级就开设有英语和电脑课,不行就把凡凡(我女儿)留在老家上学。我惊讶于母亲的变化,母亲说:“这几年咱村光村办企业就有20多个,在厂里上一年班挣的钱比过去种5年地还多。你二叔家闺女春花农业大学毕业后,跟男朋友一块回村承包了200亩地,去年光小麦就卖了20多万斤。村里人都说,女孩上好学比男孩还强呢。”
“女儿长大出嫁,到老后自己没人养咋办?”我故意问母亲。
“现在,村里对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父母满60周岁后,每个月都给养老补助。另外还实行了合作医疗,每人每月交20元,到老后看病吃药都能报销。政府还鼓励男到女家,子女可随父姓,也可随母姓,男女真是平等了。”
几年不见,母亲重男轻女的观念居然改变了。我想,这分明也是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成果呢。(作者单位:新疆军区某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