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莹(右)和常海霞在一起探讨广告创意 本报记者 王警 摄
常海霞和黄莹都是西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在刚刚揭晓的2006西安华商广告奖的“新青年广告奖”中,她们分别拿了一个银奖和一个铜奖。常海霞和黄莹对目前的广告业也有着自己的见解。
常海霞将她们所学的“视觉传达”专业通俗地称为平面设计。她笑言,学这个专业对自己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培养了气质,“只有先把自己的形象设计好了,客户才会相信你能把作品设计好”。而长期的专业熏陶也让她练就了较强的观察力,她说,一个人只要站在她面前,她总是习惯性地从上到下对那个人“扫描”一遍,大致就会对这个人做个基本的判断。
常海霞说,在学校做的是纯设计,而一旦走入社会,就要更多地考虑受众的接受程度、客户商业目的等多种因素。也正因如此,黄莹说,自己如果投身广告业,最大的愿望就是将美的视觉带给大众,希望更多时候是把自己的审美情趣表达在作品中,而不是被动地适应客户或大众。”本报记者 刘莉
一位德国人评价“西安广告”
广告信息“装得太满”
外国人眼中的西安广告是什么样的?昨日,记者采访了常住西安的德国人克劳斯·莱策博士。他表示,自己现在还看不懂中文,只能从感官上对西安的广告做一点评价。
他说,从欧洲人的眼光来看,西安的广告好像装得很满,信息太多了,一幅画面上往往满是要传达的信息,没有太集中吸引人注意的点。而欧洲人更接受的广告往往是一幅画面上只有一处信息,哪怕画面的大部分都留白,但只要这一处信息能吸引人就足够了。本报记者 刘莉2006西安华商广告奖
2006XI’ANHUASHANGADSAWARDS
推动陕西报纸广告创作水准提升
打造省内外广告界人士交流平台
广告,让人欢喜让人忧
广告究竟对现代人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又是怎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2006年度西安华商广告奖即将揭幕之际,记者对广告业和消费者进行了走访。
56岁的王黎2004年从陕北农村搬到西安,仅仅两年时间,广告几乎完全左右了她的全部消费内容。“雕”牌洗衣粉、“潘婷”洗发水、“心相印”卷纸……生活中的每一样用品,几乎都能找到“广告”的影子。
之所以“迷信”广告,她的理由很简单,“进了超市也不知道买啥牌子,那些登过广告的牌子还熟些。”
“一些广告粗制滥造,挖空心思挤兑人们的生活空间!”网友隋洪波则毫不掩饰对广告的不满。
相比之下,生于80后的王思伯对广告的理解却多了几分时尚:“经典的广告是令人惊目、难以忘怀的,真实的广告是我所喜爱的,我欣赏广告,但是我不完全相信广告。”
其实,在铺天盖地的广告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广告人群体。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广告从业人员超过600万人。
“广告”这一全新的传播方式,让很多人得以发挥自己的营销天赋。张玮就是其中一个,“对于我们来说,广告就是我们的业绩。”
在广告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很多广告设计人员却也常常困扰于创意的枯竭。从事5年广告平面设计,年近30的冯振邦已经坐到了设计总监的位置。但目前他最苦恼的却是“创意的枯竭”,“有时候,为了想一个好的创意,几天都睡不着觉。”本报记者 田雨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