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记者林泽贵文/图)一座本被认为是“内容丰富”的古墓葬,在厦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辛苦了半天的抢救性发掘后,却让人大为失望:除了挖出两个不全的施半釉(釉只涂了一半)青釉瓷碗,连个墓志也没有找到,墓主身份和墓葬年代因此都无法确定。
勘探发现洞穴工地停工
这个墓葬位于正在开发建设的五缘湾片区内,五通居委会坂美社西南边的施工工地上。此前,厦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进行五缘湾片区开发前期的考古勘探过程中,发现该工地上一处坍塌地面下有个洞穴。文保中心人员本能地意识到该洞穴可能是一座古墓,随即要求该处暂停施工,并于昨天对这座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
记者昨天上午赶到现场时,墓穴的清理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在近30摄氏度的高温下作业,忙碌的工作人员个个汗流浃背。
根据以往的经验,文保人员在勘察附近地面后认为该墓葬应该是双墓穴,而且在闽南地区发现的墓葬也多是双室墓和三室墓。但是,挖掘后却出乎在场人士的意料,墓葬只发现有一个墓穴,与此前记者报道过的墓葬格局多有不同。
当整个墓顶都翻开时,除了比较完整的尸骨外,大家似乎看不到什么东西。工作人员拿着铲子,小心地将墓土一点一点清到外面。正当大家感到失望的时候,突然墓中的泥土层里冒出了一抹绿光,工作人员用手一掏,居然掏出了两个青色的小碗。可惜的是,其中一个只剩一些残形,而另外一个本来比较完好的,但也被突然掉下的墓砖给敲破了。
初断墓主生活在元末明初
文保人员随后用胶水将那个比较完好的碗补好。擦去表面的尘泥,小碗显得更绿了。在几经观察之后,文保人员郑东介绍说,那是一只青釉瓷碗,质量还蛮不错的,翠青色的表面很有光泽,碗上的小开片也比较细致。
“从这种施半釉的制法来看。”郑东把碗翻过来,指着碗足说,“还有,从这种小圈足浅挖的器物特征看,这是元代的瓷器产品特征,初步判断墓主生活在元末明初时期,但也不能完全确定。”不过,他说小碗虽然器形做工规整,但瓷胎比较粗,瓷化程度也不太高,说明瓷土本身质量不是特别好。
这两个小碗都放在墓门前。考古人员说,根据中国古代墓葬习俗,它们应该是用于摆放粮食五谷的。大约一个小时后,墓穴发掘基本完毕,考古人员期待的另一个墓穴和墓志都没有出现。考古人员量了量,整个墓穴面朝西南,长2.6米,宽0.67米,高度为0.87米。考古人员说,在厦门发现的古墓墓穴长度一般都在2米左右,这个墓算是比较长的了。
“估计墓主是个单身汉!”郑东打趣说,他从事考古工作这么多年来,也只是第二次见到单穴墓,“以前见到的那个单室墓只是一个土坑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