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朗乡林业局英山林场,“水飞蓟”是引领致富项目的潮流。
英山林场海拔较高,无霜期不足100天,大田作物十年有七八年秋天遭霜冻。传统的粮、豆、薯“老三样”,年复一年地种,导致地力下降产量低。这些令种植户伤透了脑筋。
2005年春天,场里的种地大户王伟从外地引进了一种名为“水飞蓟”的中药材。这种药用植物,春天幼苗出土不怕冻,秋天也耐霜冻,很适合这里的地理条件。具有多年种地经验的王伟,一下子种了10公顷水飞蓟,除去中耕时由于药害造成苗小苗弱苗不齐,减产近两成之外,秋天一算账,去掉种子、化肥、人工等费用还净赚3.8万元,比往年种大豆增收25%以上。
王伟大面积种植水飞蓟,从春到秋的生产全过程,种种优越性,其他种地户看在眼里记在心上。2006年春天,便争相效仿,积极购买水飞蓟种子,准备大面积种植。场领导也因势利导积极外出跑市场,联系销路,春播前与辽宁省盘锦市华诚制药厂签订了秋后以保本价(每公斤5元)收购的购销合同。这种“订单农业”等于给种植户上了一份保险,让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不用愁秋后卖不出去的问题。
种植户一下子增加到13户,播种面积增加到675亩,约占全场耕地面积的1/4,秋收时节,从南山到北山,东山到西山,到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水飞蓟,场面蔚为壮观。(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