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7日电 海鲜不同于家常菜中的水产鱼,它们大多含有较高的“组胺”,食之不当就有可能出现中毒征状。特别是那些来自北方或高原地区的游客,他们的日常食谱中较少接触海鱼,对海鲜往往有一种过敏的体质反应。 其表现是吃过海鲜后,皮肤发生瘙痒、发红、出疹或有水肿。当然也不必谈虎色变,如果敏感症状不太严重,则可以换一种鱼或贝类,因为每种海鲜的致敏程度不同,无需拒绝所有的海鲜。
鱼类中青皮红肉型的含组胺最多,致敏程度也高;青皮白肉型的次之;皮不青肉质不红的鱼类含组胺最少。另外蚶、蛤类海产品相对虾、蟹所含的组胺也要少得多,最好要学会挑选。
秋日“秋老虎”逞威,天气仍十分炎热,是各种肠道传染病易发的季节,又是各类海鲜易腐败变质的季节,食后易发生食物中毒,所以在品尝海鲜时一定要选新鲜的,以防食物中毒。在品尝海鲜时还要忌饮啤酒,以免引起痛风症;同时在食海鲜时最好蘸点醋,食些蒜,可起到消毒杀菌作用。食海鲜后不要马上喝温开水或凉开水。晚上睡觉时要盖好肚子以防受凉,否则易拉肚子;另外,食海鲜后避免吃大量水果及服用维生素C药物,因为海鲜中富含的化学物质会同维生素C在体内合成一种类似砒霜的剧毒物质,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作者:张明华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 吕博 国 内 国 际科 教 娱 乐社 会 体 育专 题 法 治
相 关 新 闻:
··· 护肝有四招
综 合 新 闻:
·· 专题·· 俄否决英法德伊核草案 称与六国共识不符· 41轮投票无果危委或退出“非常”席位之争········冬来话供暖···我们的节日进入专题··········星野亚希写真··········
更多>> |